龍?bào)J校獵邵陵東,野火初燒楚澤空。師事黃公千載后1,身騎白馬萬人中。笳隨晚吹吟邊草2,箭沒寒云落塞鴻3。三十擁旄誰不羨,周郎少小立奇功4。
【校記】
1.載,《全唐詩》一作“戰(zhàn)”。
2.晚吹吟,《全唐詩》一作“曉月吹”。
3.寒,《全唐詩》一作“青”。
4.立,《全唐詩》一作“有”。
【箋釋】
[淮西相公] 即李希烈。此詩當(dāng)作于建中三年(782)。
[龍?bào)J] 昂舉騰飛貌。《漢書》卷一〇〇下《敘傳下》:“云起龍襄,化為侯王,割有齊楚,跨制淮梁。”顏師古注:“襄,舉也。”《后漢書》卷四八《吳漢等傳贊》:“吳公鷙強(qiáng),實(shí)為龍?bào)J。”李賢注:“驤,舉也。若龍之舉,言其威盛。鄒陽曰:‘神龍?bào)J首奮翼,則浮云出流。’”龍?bào)J將軍,三國魏置,地位較高,三國魏、晉、南朝宋皆三品。晉有龍?bào)J將軍王浚。李白《永王東巡歌》其八:“君看帝子浮江日,何似龍?bào)J出峽來。”王琦注引《晉書·武帝紀(jì)》:“咸寧五年十一月大舉伐吳,遣龍?bào)J將軍王浚、廣武將軍唐彬率巴蜀之兵浮江而下。”此以龍?bào)J媲美李希烈。
[楚澤] 司馬相如《子虛賦》:“臣聞楚有七澤,嘗見其一,未睹其余也。臣之所見,蓋特其小小者耳,名曰云夢。云夢中,方九百里,其中有山焉。”此指校獵之場所。
[黃公] 即黃石公。《史記》卷五五《留侯世家》:“良嘗閑從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顧謂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毆之。為其老,強(qiáng)忍,下取履……出一編書,曰:‘讀此則為王者師矣。后十年興。十三年孺子見我濟(jì)北,谷城山下黃石即我矣。’遂去,無他言,不復(fù)見。旦日視其書,乃《太公兵法》也。”此句謂李希烈精通兵法。
[身騎白馬] 《三國志·魏書·袁紹傳》裴松之注引《英雄記》:“(公孫)瓚每與虜戰(zhàn),常乘白馬,追不虛發(fā),數(shù)獲戎捷,虜相告云‘當(dāng)避白馬’。因虜所忌,簡其白馬數(shù)千匹,選騎射之士,號為白馬義從。”此句意謂李希烈英勇善戰(zhàn)。
[擁旄] 持旄。借指統(tǒng)率軍隊(duì)。《文選·丘遲〈與陳伯之書〉》:“朱輪華轂,擁旄萬里,何其壯也。”李善注:“班固《涿邪山祝文》:‘杖節(jié)擁旄,征人伐鼓。’”
[周郎] 《三國志·吳書·周瑜傳》:“是歲,建安三年也。(孫)策親自迎瑜,授建威中郎將,即與兵二千人,騎五十匹。瑜時(shí)年二十四,吳中皆呼為周郎。以瑜恩信著于廬江,出備牛渚,后領(lǐng)春谷長。頃之,策欲取荊州,以瑜為中護(hù)軍,領(lǐng)江夏太守,從攻皖,拔之。”周瑜又于赤壁大破曹操。此以周郎稱美李希烈年少有為。
上一篇:《玉階怨》原文|箋釋|賞析
下一篇:《戴叔倫(十一首)》原文|箋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