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新安吏》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杜甫
客行新安道,喧呼聞點兵。借問新安吏,縣小更無丁。
府帖昨夜下,次選中男行。中男絕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獨伶俜。白水暮東流,青山猶哭聲。
莫自使眼枯,收汝淚縱橫。眼枯即見骨,天地終無情。
我軍取相州,日夕望其平。豈意賊難料,歸軍星散營。
就糧近故壘,練卒依舊京。掘壕不到水,牧馬役亦輕。
況乃王師順,撫養甚分明。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唐肅宗乾元二年(759)三月,圍攻鄴城的九節度使官軍潰退,郭子儀退守洛陽。杜甫從洛陽到華州途中,經過新安縣(在今河南省),碰見征丁的事,由于兵源不足,連不到應征年歲的“中男”也征召入伍。于是寫了這首詩,與《潼關吏》、《石壕吏》是同時寫的,都是寫現實內容的樂府詩,被后人稱為“三吏”。
全詩共分三段,前八句總寫征召之事,中八句述寫離別之苦,末八句敘述點兵的原因。三段皆直書其事。作者既悲民之所悲,表現了高度的人道主義;另一方面,又勸勉“中男”徑赴戰場,表現出他在安史之亂中鮮明的政治態度。二段中的“白水暮東流,青山猶哭聲”二句,寫聽見流水的聲音,好似青山在慟哭,借以寫詩人心中的悲痛,一個“猶”字,便見恍惚之意,讀之動人心魄。
全詩寫得委婉哀怨,深切感人。明人張綖評論說:杜甫寫詩“不專是刺”,“蓋兵者兇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故可已不可已者,則刺之。不得已而用者,則慰之哀之”。“若夫《新安吏》之類,則慰也。” (《杜工部詩通》)
上一篇:王建《新嫁娘詞(三首選一)》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下一篇:劉長卿《新年作》精選經典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