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張說
客心爭日月, 來往預期程。
秋風不相待, 先至洛陽城。
〔后期〕落后于預定的期限?!差A期程〕原先定下的期限。
這是一首寫景抒情的佳構。作者無愧于“燕許大手筆”的贊譽,他采用擬人化的手法,以生動的形象感染讀者,深刻地表達了自己的眷眷鄉(xiāng)情。
詩歌從“客心”落筆,切入題意:游子飄泊,久客他鄉(xiāng),自會產(chǎn)生眷念故里的情思,所以往來奔波,顛沛道途,總要抓緊時間,預先算好期限,一個“爭”字多么精當?shù)貍鬟_了詩人不甘“后期”的緊迫之感!掩卷遐想,這一二句寥寥十字里仿佛映現(xiàn)了詩人行色匆匆、兼程返鄉(xiāng)的情態(tài),它與下面寫詩人不甘“后期”而終于“后期”的情事形成對比,進一步突出了思鄉(xiāng)之旨。這種無限鄉(xiāng)情妙在并不直接抒寫,而且借助秋風渲染烘托,讀來更覺切至感人:大自然界,秋風興滅,本是客觀現(xiàn)象,作者卻賦予秋風人的性格,似乎秋風有意與詩人作難,對于羈留旅途的詩人“不相待”,反而搶先來到洛陽城。我們由“秋風不相待”可以推知詩人“預期”的內(nèi)涵,本擬秋季到來之前返回故鄉(xiāng)洛陽城,大概人事牽連,蜀道多艱,未能如愿以償吧,一個“先”字既與詩題中的“后期”榫接照應,又蘊含了詩人多少無可奈何的惆悵之意,凝聚了詩人多么迫切的歸鄉(xiāng)之情!所以,沈德潛在《唐詩別裁集》里稱譽作者“以秋風先到,形出己之后期,巧心濬發(fā)”,是令人首肯的。我們覺得,四句話,二十字,卻寫得如此活潑流轉,清新引人,確實給人一種秀穎其中,尋繹不盡的美感享受。
上一篇:《薊北旅思·唐·張籍》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蝶戀花 北游道上·清·蔣春霖》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