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陳維崧
馬前殘月在, 人語是中牟。
往事空官渡, 西風(fēng)入鄭州。
角繁鄉(xiāng)夢斷, 霜驚客心愁。
野店扉猶掩, 村醪何處求。
〔中牟〕縣名,今屬河南省,在開封、鄭州之間。〔官渡〕地名,在中牟東北,曹操曾在此與袁紹決戰(zhàn),并全殲袁軍,史稱“官渡之戰(zhàn)”。〔村醪(lao)〕鄉(xiāng)間自釀的酒。
這首五言律詩,首聯(lián)從眼前景色寫起,扣住了題目。“馬前殘月在”,既說明了行走的時間,是殘月將落未落之時,又說明了前進的方向,是月亮下落的一邊。“人語是中牟”,或是作者問而別人答,或是作者從聽人交談的語音而知。從題目“曉發(fā)”來看,似以后一種理解為是。既是從中牟出發(fā),聽到的“人語”,自然是中牟的口音了。中牟是三國時“官渡之戰(zhàn)”的地方,觸景而勾起了作者思古之幽情。不過往事皆成“空”,剩下的只有萬古不變的“風(fēng)”和“月”,作者只能在“西風(fēng)、古道、瘦馬”的一派蕭瑟景象中走向鄭州。陳維崧的這一聯(lián)起句是懷古,結(jié)句卻是抒情。歷史激起他胸中的那一陣鐵馬金戈,壯志豪情,可一接觸現(xiàn)實,立時又冰冷了。
在旅途勞頓之中,詩人自然而然地會想起“斷腸人在天涯”的名句,從而產(chǎn)生思鄉(xiāng)之情。“角繁鄉(xiāng)夢斷,霜驚客心愁。”正是這種感情的抒發(fā)。頻繁的角聲,每每打斷了作者懷鄉(xiāng)思親的意緒。古代的角聲多是和哀傷連在一起的,所謂“無端遇著傷心事,嗚軋江樓角一聲”(元·李俊民《聞角聲集唐詩》),而凌晨的霜露更使天涯羈旅的游子無限哀愁了。這一聯(lián)的角聲、霜露,都形成了凄涼哀婉的氣氛,襯托出了主人公悲愁的心緒。
曉行至此,該落腳稍事歇息了,風(fēng)涼,霜冷,人也需要以酒暖腸,可是時間還太早,“野店扉猶掩”,還沒開門,“村醪何處求”?無處找酒來銷萬古之愁。詩到此也夏然而止,給讀者留下無窮回味的田地。
“早行”詩作頗多,陳維崧的這一首與眾不同的是:他把情與景、古與今、個人的失意和國家民族的興亡之感巧妙地溶合到了一起。《清代七百名人傳》在論到他詩歌風(fēng)格時說:“始為雄麗跌宕,一變而入杜甫沉郁之調(diào),橫絕一世。”衡之本詩,的是確論。
上一篇:《春夜聞笛·唐·李益》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曉行·清·張問陶》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