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柳永
煮海之民何所營? 婦無蠶織夫無耕。
衣食之源太寥落, 牢盆煮就汝輸征。
年年春夏潮盈浦, 潮退刮泥成島嶼;
風干日曝鹽味加, 始灌潮波塯成鹵。
鹵濃鹽淡未得間, 采樵深入無窮山;
豹蹤虎跡不敢避, 朝陽出去夕陽還。
船載肩擎未遑歇, 投入巨灶炎炎熱;
晨燒暮爍堆積高, 才得波濤變成雪。
自從潴鹵至飛霜, 無非假貸充糇糧;
秤入官中充微值, 一緡往往十緡償。
周而復始無休息, 官租未了私租逼;
驅妻逐子課工程, 雖作人形俱菜色。
煮海之民何苦辛, 安得母富子不貧!
本朝一物不失所, 愿廣皇仁到海濱。
甲兵凈洗征輸輟, 君有余財罷鹽鐵。
太平相業爾惟鹽, 化作夏商周時節。
柳永的創作題材,大都囿于都市的繁華、妓女的生活、羈旅的痛苦和懷戀傷情等,再由于有關他的遺聞軼事,人們常把他看成典型的風流才子。然而,他的《煮海歌》卻對鹽民勞動的艱苦和所受剝削的深重,寄予深切的同情,為他們發出呼吁。
《煮海歌》開篇以設問語氣,頗為引人注目。為什么要煮干海水制鹽呢?發端即扣緊題目。以下三句既回答了問話,同時也暗示生活在這不毛之地的鹽民的苦難深重。其中“牢盆煮就汝輸征”是寫統治者對鹽民的殘酷剝削?!袄闻琛笔前钧}的器具。輸征即納稅。柳永雖沒有象柳宗元在《捕蛇者說》中直接引用孔子的話,呼喊出“苛政猛于虎”來正面控訴當時統治者的橫征暴斂,而只寫窮困至極的鹽民還必須繳納賦稅,飽含著作者對鹽民的同情。這四句是第一層次。
“年年”二句是說,等春夏潮水退后,把海灘上的淤泥刮干凈,整好鹽場,開始曬鹽、熬鹽。緊接著作者按制鹽的順序逐一寫來,而重點放在“鹵濃鹽淡”不能間斷上,扣住題眼“煮”字。“豹蹤”句是寫他們上山“采樵”之險;“朝陽”句是寫他們勞作時間之長;“船載”句是寫他們運柴之累,這幾句,各有重點,但句句扣住一個“苦”字。層次分明,環環相扣。柳永曾作過昌國(今浙江定海)曉峰鹽場的鹽督官,有機會接觸鹽民,對制鹽過程了如指掌,所以才能寫得如此具體、深刻。以上十二句為第二個層次,寫的是制鹽過程。
“自從潴鹵至飛霜,無非假貸充糇糧”中的“潴”是指積水的地方;“飛霜”:形容鹽的潔白;“假貸”即借貸;糇糧:就是干糧。這兩句的意思是:在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制鹽過程中,鹽民流血流汗,卻還得靠“假貸”來購買“糇糧”充饑。接著就進一步敘述了在饑餓線上掙扎的鹽民,經過“從潴鹵”中獲得“飛霜”后,竟還遭到種種的辛酸和不幸?!俺尤搿倍涫钦f官府收鹽作價低微,因此借人家一貫錢,往往需要值十貫錢的鹽才能償清。以上四句中,前后兩個“充”字,形象地點出了不管是私租還是官租,它們交替盤剝鹽民,這周而復始的惡性循環,壓榨得鹽民沒有喘息的機會?!膀屍蕖倍涑猩衔模邀}民悲慘、痛苦的遭遇,作了更深層的描繪。這里,無疑滲透著作者對當時統治者的憤懣和譴責!以上是第三層。
“煮海之民何苦辛”是總結上文,觸發作者的感慨和議論?!鞍驳媚父蛔硬回殹敝小澳浮薄白印笔潜扔鞣饨▏遗c人民的關系?!氨境倍涫遣捎梦裰S喻的說法,要求當今朝廷治國得當,皇恩能推及到海濱鹽民。為此,詩人提出了自己的主張:只要“甲兵凈洗”,就能減輕輸征,廢除鹽稅、鐵稅。末尾“太平”二句,表示希望有良相治國,恢復夏、商、周“三代之治”,實現天下太平?!盃栁}”出自《尚書·說命》:“若作和羹,爾惟鹽梅。”古代常把治國比作烹飪,宰相相當于鹽梅之類的主要作料。所以作者把煮鹽和宰相的職能聯結到一起,扣住題意,從一個新的角度呼吁當權者切實采取有效措施改善鹽民的生活。
從總體上看,《煮海歌》主題鮮明,基調比較低沉,可以看成一首是替鹽民呼吁的詩篇,是作者正義感凝成的筆墨。尤其值得肯定的是,它彌補了柳永創作題材比較狹窄的不足,也雄辯地證明了柳永并不是一個對人民疾苦漠不關心的人。
但是,《煮海歌》用筆比較平直,在寫作技巧上也沒有什么令人拍案叫絕之處,與他《樂章集》里的其它詞章相比,有十分明顯的距離。
上一篇:《淮民謠·宋·尤袤》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田家·明·劉基》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