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詩詞《英雄露穎》原文|譯文|賞析
英雄露穎在今朝①,一試矛兮一試刀②。
初出便將威力展,三分好把姓名標③。
【釋詞】
①露穎:穎,細而尖的東西。露穎,冒尖。典出《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平原君曰:‘夫賢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今先生處勝之門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稱誦,勝未有所聞,是先生無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請處囊中耳。使遂蚤得處囊中,乃穎脫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以后,“露穎”便指顯露本事才能。
②矛:張飛新打造的丈八點鋼矛。刀:關羽新打造的青龍偃月刀。
③三分:東漢末年,天下三分,形成魏、蜀、吳三國鼎立的歷史局面。
【賞析】
這第一回首次出現的議論詩,正是劉備、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后,聚鄉勇數百人,應幽州太守劉焉榜文招募投奔而去,首戰便敗黃巾軍于涿郡的時候。
在《三國演義》嘉靖本和毛氏本中的這首詩文字有所不同。嘉靖本上聯“欲教勇鎮三分國,先試衠鋼丈八矛”贊頌張飛,下聯“惟憑立國安邦手,先試青龍偃月刀”贊頌關羽,意思是說未來三分天下的蜀漢開國元勛在首戰黃巾軍的戰斗中,身手不凡,脫穎而出,大顯勇猛威武之雄姿。毛氏本將這兩聯意思凝縮后,又增添了一層新的意義:“英雄露穎在今朝。”直接揭示“時勢造英雄”的歷史辯證法,大凡動蕩分化、改朝換代的歷史時期,打破了綱常名教的封建秩序,為人才的脫穎而出提供了歷史的舞臺。特別是像關羽、張飛這樣社會下層的英雄豪杰,適逢歷史的契機,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清代詩人魏源說得好:“虎虬變化天晦冥,不遇風云終不成。”龍和虎逞威之時,能教天昏地暗,若沒有風和云的資助,也是一籌莫展。所以毛氏本這首詩比嘉靖本好就好在不單純贊美關羽、張飛的英武,而是以關羽、張飛的脫穎而出,喻示了人才的作為與歷史機遇的關系,深化了詩的蘊含。
上一篇:三國詩詞《祖弼盡忠》原文|譯文|賞析
下一篇:三國詩詞《荀彧之死》原文|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