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詩詞《遺蹤直欲繼田橫》原文|譯文|賞析
忠臣矢志不偷生,諸葛公休帳下兵①。
《薤露》歌聲應(yīng)未斷②,遺蹤直欲繼田橫③!
【釋詞】
①諸葛誕,字公休。
②薤露:原意指薤葉上的露水,轉(zhuǎn)瞬即干。用于形容人命短促。《古今注》曰:“薤露蒿里,并喪歌也。出田橫門人。橫自殺,門人傷之,為之悲歌,言人命奄忽,如薤上之露,易晞滅也。”至漢武帝時,“使挽樞者歌之,亦謂之《挽歌》”。
③遺蹤:猶遺跡。唐·李群玉《秋怨》:“歲暮空太息,年華逐遺蹤。”田橫:秦末,先后稱齊王的田氏兄弟田橫等,深受部屬擁戴。漢滅齊后,田橫自殺,隨從他逃亡的五百余名部下,“聞田橫死,亦皆自殺”。后此典用作生死同心,壯士殉主。
【賞析】
司馬昭討伐諸葛誕,攻破壽春城,“將諸葛誕老小盡皆梟首,滅其三族。武士將所擒諸葛誕部卒數(shù)百人縛至。昭曰:‘汝等降否?’眾皆大叫曰:‘愿與諸葛公同死,決不降汝!’昭大怒,叱武士盡縛于城外,逐一問曰:‘降者免死。’并無一人言降。直殺至盡,終無一人降者。昭深加嘆息不已,令皆埋之。”后人有詩贊曰:“忠臣矢志不偷生,諸葛公休帳下兵。”
小說家在這首詩里把無一投降的諸葛誕部卒同四百年前田橫五百義士相比,頌揚(yáng)他們舍生取義、殺身成仁的民族氣節(jié)。而且詩意很含蓄地化為審美感受去表現(xiàn)。試想,忠于齊王的田橫,寧愿自殺,也不愿投降劉邦。當(dāng)五百義士得知田橫已死,大家唱起挽歌:“薤上朝露何易晞! 露晞明朝更復(fù)落,人死一去何時歸?”低切悲沉的歌聲,震天動地,那場面是何等的悲壯! 五百義士越唱越悲哀,最后就一個個都自殺了,血染孤島。這種舍生取義的民族氣節(jié)和精神“應(yīng)未斷”,“諸葛公休帳下兵”“直欲繼田橫”。
上一篇:三國詩詞《運(yùn)籌決算》原文|譯文|賞析
下一篇:三國詩詞《鄴中歌》原文|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