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宋清詩詞·隋唐詩歌·劉禹錫·竹枝詞》鑒賞
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
“竹枝詞”,是依照巴渝一帶民歌《竹枝》曲譜,作者加以新制。其體制略同于七絕,唱法已失傳。
劉禹錫仿作的《竹枝詞》現存十一首,分兩組,一組為九首,另一組為二首。本篇為二首詩中的第一首。作者在引言中曾說明這些歌辭是在建平(泛指夔州)聽到兒童歌唱后仿作的。并說《竹枝》唱時,“吹短笛,擊鼓以赴節”。歌者同時揚袖起舞。
“楊柳青青江水平”是一首戀歌。詩中主人公是誰?是一位姑娘,可能是江上打魚的“漁姑”,也可能是江邊洗衣的“浣女”。這是詩人摹擬民歌中情歌的寫法由自己創作的男女情歌。
* * * *
請看首句:
楊柳青青江水平,
這是寫景。是姑娘眼前所見之景:江邊垂柳既長又綠,江中流水,卻平靜如鏡。
第二句:
聞郎江上唱歌聲。
這是狀聲。是姑娘耳聞的郎君之歌:在平靜的江邊傳來了姑娘十分熟悉的動人歌聲,聽在耳里,動在心中。
第三、第四句: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
這兩句是妙喻。告訴人們姑娘的心態。
姑娘雖然在心中早已愛上了這個唱歌的“郎”——“江上郎”,但對方卻從來沒有向她作過明確的表示。但今天從他唱的歌聲中,似乎多少有那么一點意思。這使她心中的“戀情”大大燃燒了起來。于是,心理就活動開了:
他到底是愛我還是不愛我呢?他那難以捉摸的心里啊,真有點兒像夏天下雷雨,落雨隔田岸:這邊下雨那邊晴;你說是雨天吧,東邊出了大太陽;那么是晴天了吧,西邊又是雨聲嘩嘩響。這個“江上郎”啊,就是這樣。不過,今天聽來,似乎“道是無晴還有晴”的。她把重點自覺不自覺地放到了“有晴(情)上”。人總是喜歡從自己迫切希望方面多加設想的。何況,她又是一個多情的正害著“相思”的少女呢。
* * * *
對于這類詩歌內涵的理解,其關鍵就在這個“晴”字上。它是利用漢語語音特點而形成的一種“雙關語”。所謂“雙關”,就在造語上,表面是一個意思,暗中隱藏著的又是一個意思。所以,它又叫“雙關隱語”。如這個“晴”字,首先應當作晴雨的“晴”來認識。然而,再從“晴”、“情”諧音的角度,把它隱匿的意思,即感情的“情”發掘出來。這樣,就把一個十分微妙的感情,通過既明確又含蓄的特殊方式表達了出來。比如詩中這個初戀少女的那種真誠戀念、那種迷惘不安,以及那種按捺不住的熱望和等待的復雜心理活動,不都是借助這幾句簡樸平實的詩句而淋漓盡致地刻劃了出來嗎?這里的奧秘,就是運用了富有表現力的“雙關語”。
前邊讀過南朝民歌,我們知道,“雙關隱語”是南朝民歌,尤其是“吳聲歌”中最顯著的特色。它主要是利用我國漢字的多義詞、同音詞和同義、近義詞的特點而構成的。用得好有若干有益之處:使語言活潑生動;還有比興、隱喻的作用;而且使語言容量大大地擴大。但是,如果使用過分,或為技巧而技巧,離開“手法為主題服務”的軌道,那么其效果就會適得其反。比如晚唐詩人溫庭筠的一首民歌體詩歌《新添聲楊柳枝》——
井底點燈深燭伊,其郎長行莫圍棋。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這也是用“雙關語”來描寫離別相思之情的。其中“雙關隱語”特別多。請看:
以“燭”諧“囑”,以“井底點燈”隱喻“深囑”(即“深燭”),又以“長行”(賭博的一種方式)多義詞雙關“長途旅行”;又用同音字來諧“違期”(即違誤約期);最后,還用嵌入“骰子”(賭具)的紅豆(又名“相思豆”)來隱喻“入骨相思”等等。
這樣所表達的真摯感情是形象的。但是,過分沉溺于這種手法(雙關語)的本身,不免令人感到嫌煩、低俗,也缺乏一個完整的鮮明的印象。由此可見,任何一個好方法,過火了就不好了,達不到應有效果。
上一篇:《隋唐五代宋清詩詞·隋唐詩歌·白居易·秦中吟(十首選一)》鑒賞
下一篇:《先秦詩歌·《詩經》·緜》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