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玉鑒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 應念嶺表經年,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短發蕭騷襟袖冷,穩泛滄溟空闊。盡挹西江,細斟北斗,萬象為賓客。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
這首詞是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張孝祥被讒言落職,從桂林北歸,過洞庭洞所作。張孝祥在廣南西路經略安撫使(掌管一路軍政民政的長官)任上,“治有聲績”,卻落職北征,所以,在這首詞中,他用“肝膽皆冰雪”,和“吸江酌斗,賓客萬象”的氣概來回答小人的讒言。但是,詞人描寫自己陶醉自然、物我同一的境界,已然遠遠超過其個人遭際這一意義上的內涵,成為具有更廣泛審美意義的名篇佳作。
起首:“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詞人不僅是以簡明之筆,點明地點、時令、氣候,而且是層層遞進、將讀者引入佳境:洞庭湖,本來就久負盛名,古往今來,文人騷客,在此留下多少動人的詩章,因此,起首一提“洞庭”二字,就先蘊含了幾多詩意,何況此時,又是最富有詩意的“近中秋”之際;何況此刻,風兒無影、水波不興。“風色”二字,興味盎然。把無影、無形、無色的風,說成“風色”,就又平添了三分詩意。
至“玉鑒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詞人當時過洞庭之景,已然如畫般地映現在讀者面前了。而且,這是怎樣一幅美妙畫卷啊!靜靜的湖水在月光的輝映下,象是一塊碩大的玉鏡,又象是一片無垠的玉田,在這浩渺的宇宙里,只有載著詞人一人的一葉扁舟。這“三萬頃”與“扁舟一葉”,是大與小的巧妙組合,也是茫茫宇宙與渺小自我的和諧統一。
美,似乎是沒有終極的。你看,詞人在那已然是極美的畫卷上,又抹上數筆:“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剛才是明寫湖光、暗含月色,現在詞人的目光又由天上而至目前:素潔的月光照在夜色的天空,也照在人間的洞庭,明亮的星河投影在洞庭湖上,給洞庭更平添了幾多澄澈之感(洞庭的波光也同樣投影到天上的銀河吧!)。此時,天光水影,一片通明,一片琉璃世界。詩人之心,也在這冰清玉潔的世界里,更加明凈了:“表里俱澄澈”,這不僅是人間與天上、內心與外物一體澄凈、空明無塵的表現,而且是寄托了詞人的美學理想、人生追求的藝術寫照。
人們大概都有過這樣的體驗,當自己徜徉于大自然美景之中,或是陶醉在某種藝術享受中之時,內心的感覺往往是難于用語言所表述的,所以,莊子曾說過“得意而忘言”,陶淵明也曾吟唱過:“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張孝祥此時此際,陶醉于洞庭美景之中,真切地體會到了莊子與陶淵明揭示的審美境界,于是,以新的藝術形式——詞,唱出了這一妙句:“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此句為上片結處,它與下片結處的“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都是神來之筆。然而,其妙為何?筆者也難以說清,只覺得“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這也是一種“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吧!
如果說,此詞上片著重寫的是洞庭之景(景中亦無不含情),下片則著重抒情寫心(情中亦時時有景);上片寫外物之澄,下片寫內心之澄:“應念嶺表經年,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此處,“應”字并非推測語,而是表達了比較肯定的語氣,與“因”字相近;“孤光”,指月亮。蘇軾《西江月》有句云:“中秋誰與共孤光”,以“孤光”代月,不僅力避平直,而且突出了月亮孤冷光潔的特質,與全詞氣氛協調一致。“肝膽皆冰雪”與上片“表里俱澄澈”相呼應,構成了全詞的另一組旋律——與對洞庭通明世界的陶醉之音時時發出共振,豪邁地彈奏出了詩人坦蕩高尚的情懷。表里澄澈。肝膽冰雪八字,足堪為吾人人生之銘!
詞人一生“湖海平生豪氣”,澄澈如冰雪,卻遭際困頓、壯志難酬,于是,詞人感慨說:“短鬢蕭騷襟袖冷”。這一句是對立的兩個方面:一是時光易逝、年歲不與;一是兩袖清風、門前冷落。“冷”字不僅是形容洞庭夜色,而且是“老冉冉其將至兮恐修名之不立”的哀傷。然而,這只是詞人宕下的一筆,性格坦蕩豪邁的張孝祥,“穩泛滄溟空闊”。這即是眼前實景的再現,又是瀟灑超脫的人生態度的寫照,堪與蘇軾名句“也無風雨也無晴”相媲美!
“盡挹西江,細斟北斗,萬象為賓客”,承“穩泛滄溟”句而出。挹,汲取。詞人駕著一葉扁舟,蕩槳于浩渺無垠的水面上,他忽發奇想,要盡汲西江(西來的長江)之水,當作美酒瓊漿,要舉起倒轉斗柄的北斗星當作酒杯,細細斟飲。詞人獨飲,不堪寂寞,于是廣請宇宙萬物之神為自己的賓客,——一位罷職之人,渺小地悠游在廣袤的波光里,卻忽然成為了大千世界的主宰,他與天地萬物頻頻舉杯——他醉了。
“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獨自扣擊著船舷、口中發出悠長的音響,不復知自己處于何地,更不復知此時已為何時。起首時,詞人分明說“近中秋”,此時偏說“不知今夕何夕”,既首尾呼應,渾然一體,又寫出自己此時陶醉之心態。這種感覺前人蘇軾雖亦曾有“起舞徘徊風露下,今夕不知何夕”(《念奴嬌·中秋》之句,然終以張孝祥此句更為流傳。個中原因,讀者可自己玩味吧!
上一篇: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毛滂《惜分飛·富陽僧舍代作別語》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