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世房中歌
(其六)
大海蕩蕩水所歸,
高賢愉愉民所懷。
大山崔,百卉殖。
民何貴?貴有德。
(其十一)
馮馮翼翼,承天之則。
吾易久遠(yuǎn),燭明四極。
《安世房中歌》是樂府《郊廟歌》的篇名,漢高帝妃子唐山夫人所作。據(jù)《漢書·禮樂志》載,原稱《房中祠樂》,其樂為楚音,深受漢高帝的喜愛,漢孝惠帝將其改為“安世樂”,《漢書·禮樂志》改其為《安世房中歌》。這些詩歌屬漢代貴族用于宗廟祭祀的樂章,其中多數(shù)詩篇是對漢王朝的贊美和祝頌。這里的“房”,為古代宗廟中陳列神主之所。歌辭共十七章,歷來對其分章段落存在分歧。在此,我們選其中兩章賞析。
“大海蕩蕩”一章是其中的第六章。這是一首在太平盛世出現(xiàn)后倡導(dǎo)民貴賢德的詩。“大海蕩蕩水所歸”,詩面上是講:浩大的海洋無涯無際,是千川萬河的歸宿;實(shí)際上喻漢王朝的建立,是眾望所歸。“高賢愉愉民所懷”,講具有高尚賢德的人和和樂樂,是百姓所盼望的。 “高賢”能“愉愉”而不受排擠,不郁郁不歡,這也正是從另一面對漢王朝的政局的贊美。“大山崔,百卉殖”意思是而今王朝已如大山巍然屹立,百廢正興,猶如百花盛開。此時(shí)此刻, “民何貴?貴有德。”老百姓“以何為貴”,以他們具備高尚的品質(zhì)為貴。這首詩用象征手法,既贊美了漢王朝,又點(diǎn)明當(dāng)時(shí)極盼百姓道德升華,以與太平盛世相適應(yīng)。
“馮馮翼翼”一章是其中的第十一章,有的版本將“慈惠所愛”四句收入此章,因?yàn)闋繌?qiáng),故有些版本不取。在此,我們只取前四句為一章。 “馮馮翼翼,承天之則”,講的是幫助百姓、輔助百姓,這是執(zhí)行上天定下的法則。其中的“馮”、 “翼”皆有輔助之意; “承”,奉行、執(zhí)行; “則”,法則。 “吾易久遠(yuǎn),燭明四極。”若執(zhí)行天之法則,我們的疆土方可久遠(yuǎn)長保,我們(大漢王朝)的光輝方可照至四方。其中的“易”同“場”,指疆土。這首詩講漢王朝若秉承上天的法則,關(guān)懷百姓,幫助百姓,就能永保江山,人心歸附了。
僅由選出的兩首詩看,《安世房中歌》是以“安世”為主要內(nèi)容,以祭祀為方式的一組詩。詩的形式多變,以四言為主,雜以三言、七言,體現(xiàn)出漢初詩歌的基本特點(diǎn)。
上一篇:城中謠|原文|翻譯|賞析|鑒賞
下一篇:客從遠(yuǎn)方來|原文|翻譯|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