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
纖云四卷天無河,清風吹空月舒波。
沙平水息聲影絕,一杯相屬君當歌。
君歌聲酸辭且苦,不能聽終淚如雨。
“洞庭連天九疑高,蛟龍出沒猩鼯號。
十生九死到官所,幽居默默如藏逃。
下床畏蛇食畏藥,海氣濕蟄熏腥臊。
昨者州前捶大鼓,嗣皇繼圣登夔皋。
赦書一日行萬里,罪從大辟皆除死。
遷者追回流者還,滌瑕蕩垢清朝班。
州家申名使家抑,坎坷只得移荊蠻。
判司卑官不堪說,未免捶楚塵埃間。
同時輩流多上道,天路幽險難追攀”。
君歌且休聽我歌,我歌今與君殊科:
“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
有酒不飲奈明何!”
這首詩以對歌形式描述了詩人的貶謫生涯及遇赦后又遭排擠的不幸。蘊含抑郁不平之氣,情苦聲酸,語言亦樸亦奇,筆力雄杰。是韓愈的代表作之一。
在政局不穩(wěn),逐漸衰落的中唐,韓愈是一個頗想有所作為的人,但他一生在政治方面并不得意,時沉時浮。這首詩寫作于永貞元年(805)的中秋之夜,正是韓愈被貶到南方時。貞元十九年(803)韓愈因直諫,為民請命得罪權貴,貶嶺南。永貞元年憲宗大赦天下,韓愈和同時被貶的張署都到郴州待命。他們本期望回到長安有所作為,結果卻得到去江陵的任命,他們憤懣失望。中秋之夜,二人飲酒賦詩以吐心中塊壘。
全詩由三部分組成,先寫自然景色,再寫張署的歌,這是詩的主體,寫出二人的逆境、痛苦遭遇、艱難的生活、希望和失望。最后是韓愈的勸慰。
詩從描繪中秋月色開始,“纖云”已從四面八方卷藏起來,夜空如洗,月光借著微風把它的清輝送到宇宙天地各個角落。這時,沙岸平寂、河水無聲,魚鳥也都安靜下來,一切籠照在靜謐柔和的月色里。這團圓佳節(jié)的月光,怎能不勾起遠離家鄉(xiāng)、倍受打擊的人們的思鄉(xiāng)之緒、孤寂之感、憂憤之情呢?看到同時被貶謫被流放的人都已踏上回京城的道路,又怎能不倍感不能回歸的痛苦呢?月色的描寫反襯出嚴酷的現(xiàn)實,痛苦的感情,造成強烈的反差的效果。
詩的中心部分是張署的歌辭,是作者根據張署的談話及所吟誦的詩概括的。題目是贈給張署的詩,內容記述對方的辭,這種寫法很少,但充分說明張辭表達了詩人韓愈的心聲。韓張本有長期的交往、深厚的友誼。在長安同任監(jiān)察御使,由于同一個原因,同時被貶。韓被貶為連州陽山縣令,張被貶為郴州臨武縣令。初至貶所張署即贈詩給韓愈,詩中有“九疑峰畔二江前,戀闕思鄉(xiāng)日抵年。白簡趨朝曾并命,蒼梧左宦一聯(lián)翩”之句。“九疑”、“蒼梧”又被韓詩引用,可見他們遭遇之相似——思鄉(xiāng)、懷京,度日如年的心情是一致的。兩人對仕宦和人生的共同體驗成為本詩的主體。他們經歷了遭貶謫的艱苦歷程:赴貶所經過洞庭湖,湖水浩淼無邊。望見九疑山,山山相連,山山水水,不見家園,隔斷了他們和中原的聯(lián)系。險惡的水,幽暗的山,蛟龍出沒,猩猿哀號,使中原客子深感陌生、驚怪、恐怖。經過九死一生來到貶所,人煙稀少、荒僻冷落、人地兩生。他們只能默默地幽居,如同離群索居的逃犯,孤獨寂寞且提心吊膽地生活,惟恐再遭不測。貶所自然條件惡劣,世情險惡。那里不僅是蛇蝎所居之地,還盛行以蠱毒害人,氣候炎熱潮濕,腥臊之氣蒸騰薰染,疫病多發(fā)。這既是令人無法忍受的自然環(huán)境、生活環(huán)境的描寫,也是當時詩人所處政治環(huán)境的象征。他們寄希望于朝廷召回錄用。這個時候終于來到了。“昨者”以后一轉,唐順宗(圣)因病禪位,唐憲宗(嗣皇)繼位,大赦天下,刺史衙前擂鼓頒布大赦令。一般犯人減免刑罰,被貶的(遷者)和被流放的(流者)也被召回,重新任命。憲宗準備進用夔和皋那樣的賢臣,整頓清理朝廷上的大臣。這種形勢下,韓愈等是可以順利返回朝廷的。詩寫到這里改變了苦澀抑郁的氣氛,精神振奮,情緒熱烈激蕩,行文暢快。然而事情發(fā)生了逆轉。刺使雖然申報了韓愈張署,但被湖南觀察使壓下,兩人未能內調,只是改官江陵,韓愈任法曹參軍,張署任功曹參軍。仍留在偏遠地區(qū),擔任行文(判)管事(司)的小官,地位卑微到可以讓上司“捶楚”的地步。他們熱切的盼望,只得到這樣的結果,怎能不陷入更深刻的失望?回朝廷的希望更加渺茫了。張署歌辭最后發(fā)出了“天路幽險難追攀”的痛苦唉嘆,這一句把所有的失望、痛苦、郁悶都凝結在一起了,表達出在嚴酷現(xiàn)實面前無可奈何的情感。
韓愈的歌辭雖然很少,但作為結尾卻很精采。它緩和了悲苦的氣氛,松弛了緊張的節(jié)奏,照應了開頭。詩人痛感封建社會中個人命運的不可把握,他勸慰友人忘卻人生的苦難。對月飲酒,愉悅人生。這當然是無可奈何的消極逃避,但也不失為自我寬慰了。
韓文如潮,這首詩也具有起伏跌宕,情緒節(jié)節(jié)上升,一潮高過一潮的特色。詩以靜夜明月開始,后轉入低潮,先有艱險遙遠的道路,再有怪異驚人的動物,后有詭譎險惡的世情,詩人的苦難一步步加深。以后大赦令下,情緒陡轉,接著寫出暢快、歡欣的場面,而從“州家”句又轉入低潮,情緒更為壓抑,氣氛更加低沉,至“天路幽險難追攀”痛苦絕望到頂點。結尾表面似解脫,實則以解脫語寫無法解脫的苦悶,內心苦楚都在不言中,給人以深廣無窮的回味。
全詩深沉厚重,用語下字有力,描寫就實避虛,篇幅不長,容量極大,每節(jié)都有豐富的形象,各種事物紛呈,似乎給感情賦予了物質的力量,質實厚重,振撼人心。作者更以淺直之語寫駭人現(xiàn)實,不避丑怪形象,不避通俗口語,形成與初唐盛唐絕然不同的風格,給人們留下極深的印象。
上一篇:柳永《八聲甘州》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周邦彥《六丑·薔薇謝后作》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