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松
杜荀鶴①
自小刺頭深草里,而今漸覺出蓬蒿②。
時人不識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注釋】
①杜荀鶴:見《贈質上人》。
②蓬蒿:即蓬草、蒿草,草類中長得較高者。
【詩本事】
杜荀鶴出身寒微,雖然年輕時就才華畢露,但由于“帝里無相識”(《辭九江李郎中入關》),以致屢試不中,報國無門,一生潦倒。埋沒深草里的“小松”很有詩人自況的意味。
【賞評】
在荒郊野外雜草叢生的小徑邊,一株長滿松針的小刺頭探出了地面。嫩綠的松針上還帶著一層淡淡的白霧,被周圍雜草密密匝匝深圍的小松,拼命地吮吸著陽光。在風雨中逐漸伸展開它的松針,有朝一日這些松針會成為它凌云展翅的翅膀。慢慢地小松超過了弱不禁風的小草,也超過了蓬蒿。但是舉世之人卻無人能識辨出這幼小的棟梁之材,時人只待其真正凌云之時才驚呼它的高大!
這首小詩借松寫人,托物寓意,理趣深長。在小松幼小時,若有識才之人加以培養、愛護,那才是真正的伯樂。可是世俗之人卻無此識辨之能耐,有多少小松就此被淹沒于深草而無法逃脫被摧殘、被戕殺的悲劇命運。樹猶如此,人何以堪?
上一篇:《將赴吳興登樂游原一絕》禪思哲理詩賞析
下一篇:《就道士問周易參同契》禪思哲理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