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留人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洞曉音律而又多情善感的李煜,在丟掉南唐皇帝寶座,成為宋之囚徒后,寫了許多凄婉動人的詞章。這首《相見歡》,當也是他入宋后的作品。
本詞上片以自然界嬌艷的林花受摧殘因而匆匆凋落為比喻,興起下片匆匆與情人離散的慨嘆。
寒冬之后的春天,總是能給人帶來極大的安慰和希望。而匆匆逝去的春光,也總使敏感的詩人產生許多聯想和感慨。李煜說,林花飄落,從而也就失去了春天的光彩。這里既以俏皮的“春紅”二字代指花,以求得文字上的變化。同時以“春天的紅妝”喻指佳人和昔日美好的時光;沒有了花,還有什么春色!剛剛幾天風采,太快了!這里用倒插手法,先畫出一派衰敗景象,下文才說明是由于從早到晚相繼遭受雨淋風吹的結果。這其中,正蘊涵著對個人后期不幸生活的哀怨?!疤掖摇?、“無奈”,都強烈表現了作者的主觀情緒,不僅使自然的景色帶上了濃厚的感情色彩,也使本詞上下片之間產生了有機的聯系。同樣的景色,杜甫《曲江二首》的第一首中有句云:“一片花飛減卻春,風飄萬點正愁人?!被湟黄褱p春色,如今被風吹落了千千萬萬片,還有什么春色,人如何能不發愁!意境與本詞相似,李煜似曾受杜甫此詩的啟發。
下片先寫昔日戀情:與相好的女子歡會,該分手了,她卻淚和著胭脂,流淌滿面,苦留我繼續飲樂。像這樣的場面,何時能再重復?詩人明知此情此景已不可能再現,如哀鳴一般的提問,只不過用來抒發他極度痛苦的心情罷了。因而篇目亮明結論:“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江河東流是自然界的現象,本與人的憂樂不相關。但作者將誰也不能改變、永遠向東的流水作為一個證據,用以證明自己也將抱恨終身,再也不能與相愛的女子歡會。雖然無理,卻明顯地加濃了悲涼氣氛和詩歌的感染力,也完全能為讀者所接受。這與作者另一首《虞美人》詞,在感慨往事不堪回首后,結尾處所說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正有異曲同工之妙。不過所取比喻的角度不同罷了。
還值得注意的是,“胭脂淚”承上片的“花謝春紅”而來。從詞面上看,二者卯合榫接,聯系非常聚密。俞平伯先生謂本詞從杜甫《曲江對雨》中之“林花著雨燕脂濕”一句變化而來,確有見地。李煜巧妙地化用古人詩意,卻富含個性,完全表現他自己的生活實感,而且自然得體,真切感人。
此外,本詞中突出運用了重疊渲染的手法,如“朝來寒雨”、“晚來風”;“人生長恨”、“水長東”,猶如說“不僅如何”,而且“怎么樣”。這就形成連貫而下,一氣呵成的順暢氣勢,使悲劇結果成為必不可免。作者凄楚的心情,現于紙上。
上一篇:王維《相思》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王士禎《真州絕句五首》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