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這首小詩題為“相思”。相思原指朋友之間的思念之情,如傳為蘇武、李陵的詩“行人難久留,各言長相思”,就是明顯的例子。以后才局限于男女愛情范圍。王維這首《相思》是寫給友人的,借南國紅豆寄興,抒發眷念朋友、珍重友誼的感情。
詩的首句“紅豆生南國”,即以紅豆發興。紅豆,產于嶺南,即今廣東、廣西,是草本木質的豆科植物,秋天開白色或淡紅色小花,冬春結實。果實為莢,莢中種子大如豌豆,鮮紅渾圓,晶瑩如珊瑚,也有的半紅半黑,或紅中帶黑色斑點,可作飾物之用。相傳古代有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邊地,她哭于樹下而死,化為紅豆,于是人們又稱呼它為“相思子”。詩人一開篇,即利用紅豆具有鮮紅之色、堅硬之質和關于相思的動人傳說,把它作為赤誠堅貞的友愛的象征物,并暗示朋友在南方。詩句樸實,又富于詩意,能誘發讀者的想象和聯想。
次句“春來發幾枝”,輕聲一問,承接得非常自然。因為春天最容易撩撥人們的相思之情,所以詩人問“春來發幾枝”,便顯得意味深長;春天,紅豆枝葉萌發,翠綠蔥蘢,也象征著相思的萌發。王維很擅長選擇美麗的自然景物寄托情思,并常以親切的問語表達。例如,他在《雜詩》中寫對故鄉的思念,也用了“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的問句。
第三句“愿君多采擷”,緊接著上句,寄意對方多采擷紅豆。“擷”,摘。這里,運用古典詩歌中常見的手法,以采擷植物來寄托相思。“愿君多采擷”,就是諄囑對方多一些相思之情,不要忘記老朋友,從而含蓄地表達出珍重友誼之意。這里只寫叮囑對方,自己對友人的相思之情自不言而喻。這二句,一問一勸,聲情、口吻活現紙上,深情綿邈,懇摯動人。
末句“此物最相思”、與首句的“紅豆”呼應。“相思”二字,終于點出紅豆即是“相思子”,又關合朋友相思之情,一語雙關。詩人再用一個“最”字加以強調,表明紅豆是最能寄托相思之情的珍貴之物。
古詩中寫情人或友人之間相思深情的作品很多,這首詩卻巧妙地借堅硬,晶瑩的紅豆來寄意,這就顯得新鮮獨創。全篇句句都緊扣著紅豆來寫,直到篇末才點題。真是托物抒情,言近意遠。詩的語言樸素無華,詩句一氣呵成,極為明快,卻又韻致纏綿。在生活中最深情的話,往往極單純、樸素,仿佛是從肺腑中自然流出。王維很善于提煉這種單純、樸素、自然的語言來表達深厚的感情。這一點,很值得我們學習。
上一篇:蔣士銓《湖上晚歸》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李煜《相見歡》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