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陸游一生,寫雨之詩最多,如他自己所說:“吾詩滿篋笥,最多夜雨篇”(《夜雨》)。“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臨安春雨初霽》),那是一幅春夜聽雨的畫圖;“繞檐點滴如琴筑,支枕幽齋聽始奇”(《冬夜聽雨戲作》),那是一首抒情的小夜曲;而《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則是另一番情趣。如果說它是繪畫,這是一幅氣勢恢宏、雄奇闊大的金戈鐵馬鏖兵圖,如果說它是音樂,這是一曲急雷挾電般的天風海雨交響曲。
這首詩寫于南宋光宗紹熙三年(1192)。在此之前二年,堪稱一代英豪的陸游以“嘲弄風月”的罪名被彈劾罷官,歸隱于山陰三山故居。然而,“萬里關河孤枕夢,五更風雨四山秋”(《枕上作》),詩人雖已六十八歲,卻未嘗一日忘國,如他自己所說:“老夫壯氣橫九州”(《冬暖》)。這一年舊歷的十一月四日,一場驟起的暴風雨,再一次震動了老詩人的心弦,于是寫下了這首名作。
全詩精采之處,當然是后二句之情景,然而,起首二句也自是不凡:“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看似橫空飛來,卻又切實中肯、明白如話,使讀者在不覺之中,已然進入詩人的處境。首句七字之中,包含著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詩人窮困之境:“僵臥”極寫其老病,“孤村”則寫其境遇不佳;另一方面是詩人奮發之情:“不自哀”。次句承“不自哀”而下,是“不自哀”的具體內容,這樣就顯得文氣貫通、自然生動。這二句是詩人的內心自白,也是詩人晚年生活的寫照,對于全詩來說,起著鋪墊渲染以及背景的作用。
后兩句轉入實寫,卻又與前二句暗相呼應,試想,一位僵臥孤村的老人,在一個“風如拔山怒,雨如決河傾”(《大風雨中作》)的深夜,獨自傾聽著窗外的風聲雨聲,這是何等的凄清呵!但是詩人卻毫不自哀自憐,那雄渾的音響使他心潮澎湃如驚濤拍岸,那雄渾的音響把他的心緒帶入了金戈鐵馬的戰場,漸漸地、漸漸地、他入睡了,而那鐵馬金戈、揮師北進,踏越冰河的場景也翩然入夢。“鐵馬冰河入夢來”一方面是詩人對日之所思、夜之所夢的紀實,另一方面,“鐵馬冰河”只能在夢中實現,就又帶有了幾分悲愴的色彩,也許,這也正是此詩的弦外之音。
上一篇:陸游《劍門道中遇微雨》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李珣《南鄉子》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