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兩宋詞·劉子寰·滿江紅》劉子寰
劉子寰
風泉峽觀泉
云壑飛泉①,蒲根下、懸流陸續②。堪愛處、石池湛湛③,一方寒玉④。暑際直當磐石坐⑤,渴來自引懸瓢掬⑥。 聽泠泠、清響瀉琮琤⑦,勝絲竹⑧。
寒照膽,消炎燠⑨。清徹骨,無塵俗。笑幽人忻玩⑩,滯留空谷。靜坐時看松鼠飲,醉眠不礙山禽浴。喚仙人、伴我酌瓊瑤(11),餐秋菊。
注釋 ①云壑:云氣遮覆的深谷,深溝。②蒲:香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長在河灘或淺水池中,葉子尖長,可用來編席、包、扇等。③湛湛:水深的樣子。④一方寒玉:形容泉水像一塊碧綠透明的玉石。⑤磐石:厚而大的石頭。⑥自引:自取。掬(jū):雙手捧(東西)。 ⑦泠(líng)泠:形容聲音激越。 琮琤(cóngchēng):形容水石相擊的聲音。琮,古代一種玉器,方柱形,中有圓孔。⑧絲竹:弦樂器(琵琶、二胡等)與竹管樂器(簫、笛等)之總稱。亦泛指音樂。⑨炎燠(yù):炎熱。⑩幽人:幽隱之人,隱士。忻(xīn):同“欣”,喜悅的意思。(11)瓊瑤:美玉。文中指代泉水。
高山流水圖 【清】 梅清
故宮博物院藏
鑒賞 詞中的風泉峽,據考并無其地,不知峽在何處,泉為何名,或許此泉即為風泉,或許峽以泉為名,或許是無意中游覽此方勝地后,靈機一動,自冠其名。只可惜詞人并未留下詳細的說明,否則此“詠山泉之極肖者”(清沈雄《古今詞話·詞評》),當引得無數人前往探幽。
開篇即入題,一個“飛”字,氣勢頓出,“懸流”從天而降,飛奔直下“云壑”,注入下方一個小小的石池中。這個石池,原本應是一塊平地,被“飛泉”日積月累的“點滴穿石”,形成了一方深潭,可見此壑之高,此泉氣勢之撼。“一方寒玉”,表面寫泉水的清澈深邃,實際上是從側面進一步反襯“飛泉”撼人的氣勢。寥寥數語,即將風泉的來龍去脈和特點描繪得栩栩如生,曲狀風泉之勝。這些都是觀泉所得,接下來詞人異想天開,既然把風泉比作寒玉,那么炎熱的夏季不妨且當磐石一坐,豈不暑意全消,清爽宜人? 隨手掬一捧懸泉飲,定會沁人心脾。泉石相擊,清越之音,隨風而幻,天籟之音引人神往,簡直勝過管弦樂器彈奏的聲音。或許詞人原本是無意中邂逅此方勝地,而情不自禁為其所吸引。因而觀泉、飲泉、聽泉后,自是心曠神怡,塵俗兩相忘。“寒照膽,消炎燠。清徹骨”,如果說這些是觀泉、飲泉、聽泉后的外在感受,那么“無塵俗。笑幽人忻玩,滯留空谷”則是一種無意識的心理感受了,已經心靈澄澈,物我兩忘,所以才會有“靜坐時看松鼠飲,醉眠不礙山禽浴”的天然和諧。是得山泉之趣,更是得人生之趣。也惟有“靜定之言多,躁動之意少,庶幾沖淡以自守,遺逸而不怨者矣”(劉克莊《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二三《劉圻父詩序》)這樣的性情,才能味得此中真諦。結尾詞人欲邀仙人同飲泉水,共餐秋菊,是浪漫之想,更是真實心境的反映。“菊”自入陶淵明詩,便是高潔心性的表征。此中美景,詞人不欲一人獨有,想與人同享,或許只有超脫凡俗的仙人可以領悟此中幽渺。
與另一首詠泉源飛瀑的詞《沁園春·西巖三澗》一起,詞人尋幽探勝,曲盡其妙的心志宛然可見。(龔遠會)
集評 清·王奕清:“劉圻父早登朱晦庵之門,劉后村嘗序其詞。其《詠山泉》云:‘靜坐時看松鼠飲,醉眠不礙山禽浴’,是真得山泉之趣者。”(《歷代詞話》卷八引《古今詞話》)
上一篇:《兩宋詞·吳潛·滿江紅》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兩宋詞·趙希邁·滿江紅》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