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 婢
崔 郊①
公子王孫逐后塵,綠珠垂淚滴羅巾②。
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③。
【注釋】
①崔郊:元和間秀才。《全唐詩》存其詩一首。
②后塵:后面揚起來的塵土。指公子王孫爭相追求的情景。綠珠:西晉富豪石崇的寵妾,傳說她“美而艷,善吹笛”,趙王倫專權時,他手下的孫秀依仗權勢指名向石崇索取,石崇不肯,被下獄。綠珠也墜樓而死。這里喻指被奪走的婢女。
③侯門:指權豪勢要之家。蕭郎:指梁武帝蕭衍,后為詩詞中習用語,泛指女子所愛戀的男子。這里是作者自謂。
【詩本事】
唐末范攄所撰筆記《云溪友議》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元和年間秀才崔郊的姑母有一婢女,生得姿容秀麗,與崔郊互相愛戀,后卻被賣給顯貴于釓。崔郊念念不忘,思慕無已。一次寒食,婢女偶爾外出與崔郊相遇,崔郊百感交集,寫下了這首《贈婢》。后來于釓讀到此詩,便讓崔郊把婢女領去,傳為詩壇佳話。
【賞評】
詩前兩句用美的措辭和典故暗示了詩人與所愛婢女的愛情悲劇。“綠珠垂淚滴羅巾”,用“綠珠”而不用“梅香”等其他婢女的名字指代所愛女子,一是因為綠珠的命運更有代表性,二來從字面看“綠珠”能與“垂淚”形成一種珠淚輝映的審美效果,令人想起“白露垂珠滴秋月”等句子,后面說“滴羅巾”而不說“濕羅巾”就是為了進一步完成這種珠淚晶瑩墜落的質感與美感。
后兩句情真意切,“侯門深似海”,愛人確如滄海遺珠般無法找回了;官宦門第中屋檐窗牖鱗次櫛比,珠簾翠幕緊遮密縫,即便有機會出來相見,也只能如陌路人般擦肩而過。“從此蕭郎是路人”寫出了與最親密的戀人不得不分手陌路時的悲哀、怨望、不平與無奈,令人心生感觸。“詩的好壞在于它感發力量的深淺”(葉嘉瑩語),這首小詩,堪稱好詩。
上一篇:杜 牧《贈別二首(其一)》抒情贈友離別詩賞析
下一篇:武元衡《贈道者》抒情贈友離別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