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布聯句
香嚴閑禪師① 李忱②
千巖萬壑不辭勞③,遠看方知出處高。
溪澗豈能留得住④,終歸大海作波濤。【注釋】
①香嚴閑禪師:唐時廬山上的一位高僧。一說稱黃檗禪師。
②李忱(810—859),即唐宣宗。在位時(846—859)重視科舉,也經常與學士們作詩唱和。《全唐詩》存其詩六首。
③壑:溝,山溝。
④澗:兩山之間的溪流。
【詩本事】
聯句,兩人或多人共作一詩,依次出句,相連成篇,可以一人出一句、兩句或多句。這種方式很難寫出佳作。據《庚溪詩話》記載:“唐宣宗微時,以武宗忌之,遁跡為僧。一日游方,遇黃檗禪師同行,因觀瀑布。黃檗曰:‘我詠此得一聯,而下韻不接。’宣宗曰:‘當為續成之。’”這首《瀑布聯句》遂由禪師出前兩句,宣宗續出后兩句,合成了一首氣勢磅礴、富于激情的千古名詩。
【賞評】
瀑布素以其沖決一切的磅礴氣勢觸引文人的豪情壯思。香嚴閑禪師和李忱聯句而成這首瀑布詩,以其高遠的氣象寄寓深遠的哲理而為后人稱道。高山之巔、密林深處,一條條奔流不止的涓涓細流日夜不停地穿行于千巖萬壑之間,終于在高聳的崖壁前匯聚成了巨大的山泉。遙望這飛流直下、轟鳴如雷的瀑布,好似天河之水從云端中直泄下來。那些阻擋溪流的巖壑豈能留得住它們前進的心?洶涌澎湃、白浪如山的大海才是溪流最終的目的地。細溪穿越懸崖深壑終歸大海,那是因為溪流心向大海、永不放棄。人要成功,就要像溪流一樣心懷目標,不辭辛勞,持之以恒,終究會實現自己的理想。
上一篇:《漆園》禪思哲理詩賞析
下一篇:《灉湖山寺》禪思哲理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