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兩宋詞·林逋·相思令》林 逋
林 逋
吳山青①。越山青②。兩岸青山相對迎。爭忍有離情。君淚盈。妾淚盈。羅帶同心結未成③。江邊潮已平④。
注釋 ①吳山:指浙江杭州錢塘江北岸的山。古代錢塘江為吳越兩國的分界限,江北為吳國,江南為越國。②越山:指浙江紹興北錢塘江南岸的山,此地帶舊屬越國。③同心結:將羅帶系成連環回文樣式的結子,象征定情。④潮已平:指江水已漲到與岸齊平,意味著即將離別。
鑒賞 《長相思》本是唐教坊曲名,因漢代古詩有“上言長相思,下言久離別”(《古詩十九首》)的詩句而得名,后來用作詞調。因林逋此詞一出,后世模仿甚眾,《相思令》因而又有《長相思令》《吳山青》《雙紅豆》《憶多嬌》《山漸青》《青山相送迎》等別名。林逋此詞屬于語短情長、纏綿婉轉的小令,詞中描寫一位女子在江邊送別戀人的情景,向來被視為此詞牌的代表之作。
上闋寫景,景中襯情。俗話說“境由心生”,吳山、越山自古就屹立在錢塘江兩岸,本來不帶情感,然而在有情人眼里,那分明是一對相互廝守的恩愛夫妻。詞人在這里借物喻情,既借山的厚重,象征了感情的深釅,又借山的世代屹立形象,象征了戀人之間永不分離的愿望。結句“爭忍有離情”的“忍”字,道出了天下離別之人那種不舍、無奈的神情。
下闋抒情,以情托景。離別之時總易睹物生情,難以自已。而此處寫到離別時的表現是淚水盈眶,卻不是哭泣,顯示出了雙方都是在有意地壓抑自己的悲痛,以免給對方造成更大的悲痛和感傷。一方面要承受著分別的痛苦,一方面卻要假意寬慰,不要過多牽掛,可見雙方相互體貼入微,相愛之深。
古時衣飾,長帶拖曳,而心靈手巧的女孩子便用衣帶結成各式各樣的簪花結子,贈給心愛的情郎。羅帶結同心,從來也是詞人們百寫不厭的題材,如溫庭筠的“相見稀,相憶久,眉淺淡煙如柳。垂翠幕,結同心,待郎熏繡衾”(《更漏子》),牛嶠的“窗寒天欲曙,猶結同心苣”(《菩薩蠻》),韋莊的“羅帶悔結同心,獨憑朱闌思深。夢覺半床斜月,小窗風觸鳴琴”(《清平樂》),晏幾道的“羅帶同心閑結遍,帶易成雙,人恨成雙晚”(《蝶戀花》)等。而林逋此詞,雖不如他人詩詞之深幽綺美,但用字簡單樸實,不著夸示辭藻。慢慢嚼來,自有一番風味在其中,能夠體會到詞中所描摹女子的深婉情摯。結句寫同心結尚未結成,潮水已至,瞬間就要與心愛的人天各一方,對于女子來說,還有什么比這更讓人憂傷的呢?為銀河所隔的牛郎織女每年七月初七還可以度鵲橋相見,而作為凡人的他們卻無法相會。面對著綿延無盡的一江春水,她久久佇立,恨意難消。全詞至此以景結情,余韻不絕。
梅林仕女圖 徐邦達
宋人張炎在論小令時曾說:“詞之難于令曲,如詩之難于絕句,不過十數句,一句一字閑不得。末句最當留意,有有馀不盡之意始佳。”(《詞源》)由于受到小令篇幅的限制.這首《長相思》所敘述的內容很簡單,無非是一個女子在青山腳下、春江岸上與心中的檀郎難舍難分的情景,卻讀來通俗而有味。語淺而意深。清人顧瑗芳云:。詞之小令,猶詩之絕句,字句雖少,音節雖短,而風情神韻,正自悠長。作者須有一唱三嘆之致.淡而艷,淺而深,近而遠,方是勝場。”(《蘭皋明詞匯選》)以此來看林逋這首《相思令》,真可謂句句合拍,的確是“風情神韻,正自悠長”。(李飛躍)
集評 清·彭孫遹:“林處士梅妻鶴子,可稱千古高風矣。乃其惜別詞,如‘吳山青,越山青’一闋,何等風致,閑情一賦,詎必玉瑕珠颣耶。”(《金粟詞話》)
王方俊:“這首短詞,寓情于景,將送行婦女的離愁別恨融于對山水無情的怨意之中,別具一格。”(《唐宋詞賞析》)
鏈接 詞的體制之一——小令。古代將詞的體制大致分為四種,即令、引、近、慢。一般稱輕便短小的曲調為“令曲”,與此相應,為配合這種“令曲”歌唱而填寫的字句不多、篇章短小的歌詞,也就被稱為“小令”“令詞”。從唐宋時代的各類文獻中,我們經常能看到“歌令”“令舞”“令章”等字眼。所謂“歌令”,就是指當時配合酒令表演的歌曲或歌詞。由于酒令游戲的目的在于侑酒遣興,故配合酒令表演的曲調大多體制短小,節奏急促,旋律流暢,情調歡快。因此,所謂“令曲”,也就具有了與酒令相聯系或者說由酒令派生出來的兩個重要特征:游戲娛樂與短小輕便。這從現存最早的兩部文人詞總集《花間集》和《尊前集》合名上,即可看出這一特點。由于唐宋時代“曲”的名稱概念往往兼指曲調和歌詞,因此,當時所謂“令曲”“歌令”的概念,也就不僅指輕便的曲調,而且兼指短小的歌詞。唐五代的“令曲”,一般并不在曲調上標示“令”字,到了宋代則往往要在曲調上后綴“令”字,如《喜遷鶯》一調,唐五代詞不加“令”字,宋代則多作《喜遷鶯令》。到了明清時代,則開始從字數上來劃分“令”“小令”“令詞”與“引”“近”“慢”等中、長調的區別。如明代顧從敬刻《類編草堂詩馀》,把58字以內的詞作稱為“小令”,清人毛先舒在《填詞名解》中劃分得更為細致:“凡填詞58字以內為小令,自59字始至90字止為中調,91字以外者俱長調也。”這種對詞體的劃分方法只是就一般情形而言,并不完全合于事實,如宋代令詞也有出自大曲而字數篇幅較長者,如柳永《甘州令》有78字,歐陽修《涼州令·東堂石榴》一詞則長達105字。(據王兆鵬、劉尊明《宋詞大辭典》)
上一篇:《兩宋詞·周密·獻仙音》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兩宋詞·曹組·相思會》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