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水調(diào)歌頭 游覽》·黃庭堅
黃庭堅
瑤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無數(shù),枝上有黃鸝。我欲穿花尋路,直入白云深處,浩氣展虹霓。只恐花深里,紅露濕人衣。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謫仙何處?無人伴我白螺杯。我為靈芝仙草,不為朱唇丹臉,長嘯亦何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歸。
這首《水調(diào)歌頭》是一首深婉含蓄、情韻具佳的詞作。這首詞集中反映了黃庭堅世界觀上的矛盾:對仙界的無限向往,同時又有某種憂慮,而終未升入仙界;對人世污濁的鄙棄,但又終未離開人世。
詞的上片著重描寫仙境的美妙和自己對仙境的向往之情。首句“瑤草一何碧!”是作者對仙境的由衷贊嘆。“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無數(shù),枝上有黃鸝。”進一步描寫仙境的美妙。“我欲穿花尋路,直入白云深處,浩氣展虹霓。”表達的是一種出世的愿望。“只恐花深里,紅露濕人衣。”因怕花深之處,紅露沾衣而卻步,這實際是一遁詞,表明作者內(nèi)心深處對出世與否陷入了深深的苦惱,有一種難言的隱衷。
下片主要表達了自己和世俗社會格格不入的品德格調(diào),流露出對世俗的鄙視和孤芳自賞的清高。過片前三句“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表明作者高雅的生活格調(diào)。“拂金徽”,他希望高山流水遇知音,但曲高和寡,知音難覓。“謫仙何處?無人伴我白螺杯。”只有李白這樣視功名如糞土的謫仙人,才有資格伴他開懷暢飲,一敘衷腸。“我為靈芝仙草,不為朱唇丹臉,長嘯亦何為!”他以香草自喻,表明自己和屈原一樣是高風亮節(jié)的人,不是那種蠅營狗茍、追名逐利、隨俗媚世的小人。他希望自己能像荷花那樣出污泥而不染,尋找到這個出路后,他便“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歸”,作者終于放棄了出世的念頭,回到了現(xiàn)實的人間。仙境雖美,終非人所宜呆;人世雖惡,但只要自己潔身自好,心靈里會有一塊凈土,作者將出世入世的矛盾統(tǒng)一在了這一點上。(韓濤)
上一篇:趙善括《水調(diào)歌頭渡江》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
下一篇:楊炎正《水調(diào)歌頭登多景樓》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