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渾《晚登龍門驛驛樓》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許渾
魚龍多處鑿門開,萬古人知夏禹材。
青嶂遠分從地斷,洪流高瀉自天來。
風云有路皆燒尾,波浪無程盡曝腮。
心感膺門身過此,晚山秋樹獨徘徊。
龍門,位于河南省九朝古都洛陽市南25里,相傳為大禹開鑿,龍門山色被譽為“洛陽八景”之首。驛樓,驛站之樓。詩人夜登驛樓,俯視龍門盛景,追憶大禹鑿山疏水之功,抒寫出自己懷才不遇的情懷。
首聯用“萬古人知”顯示出詩人對大禹開山疏水千秋壯舉的慨嘆與仰慕。頷聯寫眼前山水形勢,“從地斷”隨“遠分”,“自天來”承“高瀉”,視線由近到遠,向縱深移動,遠到天邊地角。青嶂遠分,洪流高瀉,生動地展現出龍門的雄偉氣勢。頸聯則寫思,寫見景而生的情懷。燒尾,典出《太平廣記》:“龍門下每歲季春有黃鯉魚自海及諸川來赴,一歲中得龍門者不過七十二。初登即有云雨隨之,天火自后燒其尾,乃化為龍?!庇帧斗馐下勔娪洝罚?“士子初登榮進及遷除,朋僚慰賀,必盛置酒饌、音樂,以展歡宴,謂之燒尾?!逼厝?,即曝鰓,據《藝文類聚》載,古時傳說,魚集于龍門之下,得上者成龍,不得上者則曝鰓龍門。后人因以比喻挫折、困頓。詩人巧用燒尾、曝腮兩個典故,慨嘆士人皆入仕有路,唯獨自己騰達無門?!帮L云”、“波浪”二句既是龍門實景,又暗喻宦海風波,乃即抒懷之句。尾聯則進一步直抒胸臆。膺門,典出《后漢書·李膺傳》: “時朝廷日亂,綱紀頹阤,獨膺持風裁,以聲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為登龍門?!痹娙嗽儆玫涔?,感于前人知音常遇而登“龍門”的佳話,而自己雖過膺門,卻無人薦才,從而使“萬古人知”的志向付之東流,直落得“獨徘徊”的冷落下場。全詩用典多而貼切,婉轉抒懷,含蓄而深沉。
上一篇:盧綸《晚次鄂州》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下一篇:朱長文《望中有懷》精選經典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