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頎·古意①》唐詩賞析,《古意》原文與注釋
李 頎
男兒事長征,少小幽燕客。
賭勝馬蹄下,由來輕七尺。②
殺人莫敢前,須如猬毛磔。③
黃云隴底白云飛,未得報恩不能歸。④
遼東小婦年十五,慣彈琵琶解歌舞。⑤
今為羌笛出塞聲,使我三軍淚如雨。
【注釋】①古意:猶“擬古”。②輕七尺:猶言輕生甘死。③磔:張開。④不能歸:一作 “不得歸”。⑤解:擅長。
【鑒賞】 這也是一首邊塞題材的詩,詩的主題明顯有兩個層次,一是歌頌少年的英勇,二是抒寫少年的鄉愁。前三聯,寫少年戰士英勇果敢的品質。“長征” 一詞暗示著遠離家鄉?!吧傩 ?寓示戰事頻繁,軍士不足,所以征未成年男子入伍?!坝难唷?在唐代即指條件艱苦的邊塞。第一聯所提供的事件和環境本是鋪寫傷感之情的序幕,但是此詩并沒有直接那樣寫。第二聯是一轉折,在苦寒之境中,這些少年卻有著令人敬畏的豪氣和勇猛的品質。在戰馬邊一擲千金,竟然能勝出,對金錢和生命全不看重。第三聯是說他們在戰場上的勇猛無敵,這兩句的意思是,少年殺起敵人來的英武之氣,使敵人不敢靠前,他就像刺猬一樣全身長滿了可怕的刺,鋒利無比。將戰士的不可見的勇敢比喻成可見的鋒芒,這是一個妙喻。第四聯是全詩的轉折,也是第一層主題向第二層主題的轉折,它有兩層意思,一是點明少年在邊關騎馬飛馳,征戰關外,其動力其實是對朝廷恩蔭的報答! 而不是被動的! 其二是少年有思鄉之情! 最后兩聯描寫的是第二層主題。第五聯寫邊塞之地擅長歌舞的歌女之笛聲恰恰成了少年思鄉的契機。歌女與歌聲本是為了取樂,但結果使戰士鄉情大發,悲不能禁。
詩題所謂 “古意”,是指擬古樂府主題而寫的,它與樂府古題《少年行》、《從軍行》、《游俠篇》、《輕薄篇》 在主題上都有相關聯的地方。這里值得注意的是“少年形象”,它是古樂府詩中一類著名的角色,他們少年勇猛、輕生重義、一諾千金、殺人報仇、賭博宿妓、輕薄放蕩,是詩人們崇拜和歌頌的對象,是古典時期人們浪漫理想的寄托。所以這個文學史背景是更好地理解此詩的前提。但是,傳統的樂府詩所寫到的少年除了他們的瀟灑和英勇之外,他們并沒有什么憂愁,因為絕大多數少年游俠都活動在京城都會和州郡縣鄉之間,詩歌從不寫他們悲觀的一面。因而,可見此詩的好處在于,它將少年置身于艱苦的邊塞環境中,一方面可以考驗他們輕生重義的 “少年品質”,另一方面又別出心裁,將筆觸引向他們的內心世界,將他們的鄉愁表達出來,這樣既可以讓讀者感受到少年內心的復雜情感,也可以證明邊塞的苦寒之深!
上一篇:《杜荀鶴·再經胡城縣》唐詩賞析,《再經胡城縣》原文與注釋
下一篇:《李頎·古意》唐詩賞析,《古意》原文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