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于謙·石灰吟》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題解
明代永樂年間,由于社會安定,詩壇上都來歌功頌德,幾乎粉飾了太平。尤其是楊士奇、楊榮、楊溥這“三楊”為代表的“臺閣體”長期籠罩詩壇。詩人卻不如此,大力歌頌奉獻精神,宣揚做人的道理。于是在永樂十二年(1414)寫下《石灰吟》這首詩,當時于謙只有16歲。
原文
千錘萬鑿出深山①,烈火焚燒若等閑②。
粉身碎骨渾不怕③,要留清白在人間!
注釋
①千錘萬鑿:錘:錘打;鑿:開鑿。形容開采石灰石極不容易。 ②等閑:平常。 ③渾:全。
賞讀
《石灰吟》是一首七言絕句。詩人用擬人的手法把石灰艱辛的制作過程加以描繪,表達自己不怕艱險,勇于犧牲的大無畏精神和為人正直清白的崇高志向。
這首詩的前兩句“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寫如何開采和制作石灰,石灰的原料來自深遠的山谷,要經過千錘萬擊才能夠得到,然后需放在爐窯中經烈火高溫焚燒而成。“若等閑”三個字,詩人用了擬人的手法,寫出石灰巖雖然要面臨嚴酷的考驗,但仍保持鎮定自若的神態。無論“千錘萬鑿”還是“烈火焚燒”它都認為根本算不得什么,像平常一樣。可見它是何等頑強、堅貞!這種甘愿奉獻的精神令人敬佩。緊接著詩人自然地詠出后兩句“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我們仿佛聽到石灰在說話:“即使把我粉身碎骨,最后化成石灰漿水,我也全然不怕,因為我的心愿就是要把清白的本色留在人間呀!”這是多么真實、多么執著的話語!詩人正是借石灰之口,來表達自己不怕犧牲的精神。以及對人格要留“清白”的熱烈追求,這就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所在,點明題目為什么要“吟”石灰。
這首七言絕句詩全篇運用借喻的手法,借物喻人,詠物言志。表面上寫石灰,其實句句在寫人,表達自己要以石灰為榜樣,做一個無比堅強的人,清白正直的人。詩人這首充滿豪氣的詩,贊石灰之時注入自己的情感,達到了人與物合二為一的境界。他的這首詩是自己人格的寫照,同時也是后人的座右銘,石灰品質,值得永遠學習傳頌。
上一篇:《唐詩·杜甫·石壕吏》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下一篇:《宋詞·蘇軾·石蒼舒醉墨堂》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