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慶宮春 水仙花》·王沂孫
王沂孫
明玉擎金,纖羅飄帶,為君起舞回雪。柔影參差,幽芳零亂,翠圍腰瘦一捻。歲華相誤,記前度、湘皋怨別。哀弦重聽,都是凄涼,未須彈徹。國香到此誰憐,煙冷沙昏,頓成愁絕。花惱難禁,酒消欲盡,門外冰澌初結(jié)。試招仙魄,怕今夜、瑤簪凍折。攜盤獨出空想咸陽,故宮落月。
王沂孫這首《慶宮春》,作于南宋淪亡之后,詞題為詠水仙花,實亦有所寄托。
詞的開頭寫水仙花的豐姿神態(tài),“明玉擎金”,言花之潔凈晶瑩; “纖羅飄帶”,言葉之頎長飄逸,“翠圍腰瘦一捻”,則言其花葉向空四布而齊根處又腰圍如束,琢語工麗,筆致秀媚。這些本是靜態(tài)描寫,然狀花用“擎”字;狀葉用“飄”字,靜中有動,且有立體感。“為君起舞回雪”一句,則插入動態(tài)的描寫,微風拂煦,花葉低昂,飄然如洛神之舞,華貴之中,仍不失文雅幽靜的氣質(zhì)。“歲華相誤”以下,由花及人,化實為虛,疊用湘水之神和《水仙操》等杳渺空靈的神話故事,表達了作者對伊人的深沉思念。
下片“國香到此誰憐”,極言水仙花于今的不幸遭遇。“煙冷沙昏”四字,頗堪留意。荒煙寒冷,這對水仙花來說,生非其地,長非其時,令人不禁有“萬里塵沙”之想,痛惜它在這種“煙冷沙昏”的環(huán)境中的寂寞冷落,在水仙花中寄托著時代的隱痛。“試招仙魄”一句,呼喚水仙花“魂兮歸來”,但說“試招”,已感無望。“怕今夜、瑤簪凍折”,進一步設(shè)想“煙冷沙昏”中之“國香”身世,有不勝哀悼之感。
全詞用比興托意,借花喻人,使花與人、事與情交感相生,互為一體。但所懷何人,似難確指,詞末“攜盤獨出”諸語,似乎是悼惜錢塘淪亡后被擄北去的故宮舊人。錢塘有水仙王廟。語中用漢宮仙人承露盤被移去這一典實,也正是暗喻故宋滅亡。
上一篇:惠洪《千秋歲》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
下一篇:柳永《戚氏》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