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語看芳徑,悲春懶獨行。向人微月在,報雨早霞生。貧病催年齒,風塵掩姓名。賴逢驄馬客,郢曲緩羈情。
月在露生,亦是常語,加“向人”、“報雨”其上,便覺有情。頸聯最警策。
【箋釋】
[華州] 《通典》卷一三七“華陰郡”:“華州,今理鄭縣。周為畿內之國,鄭桓公始封之邑,其地一名咸林。春秋時為晉地,戰國為秦、魏二國之境,西岳華山在焉。秦為內史地,漢屬京兆尹,后漢為京兆、弘農二郡,魏晉皆因之。后魏置華山郡,后又于華山郡北置東雍州,西魏改東雍州為華州。隋初郡廢,而華州如故,煬帝初,州廢,以其地屬京兆馮翊郡。大唐復置華州,垂拱元年改為秦州,尋復舊,或為華陰郡。”崔端公,名不詳。見本書卷二盧綸《酬李益端公夜宴見贈》。
[芳徑] 花徑。唐李賀《昌谷詩》:“層圍爛洞曲,芳徑老紅醉。”施肩吾《惜花》:“今朝芳徑里,惆悵錦機空。”
[微月] 猶眉月,新月。指農歷月初的月亮。晉傅玄《雜詩》:“清風何飄飖,微月出西方。”杜甫《水會渡》:“微月沒已久,崖傾路何難!”
[年齒] 即年齡。《莊子·徐無鬼》:“舜舉乎童土之地,年齒長矣,聰明衰矣,而不得休歸。”
[風塵] 塵世,紛擾的現實生活境界。晉郭璞《游仙詩》:“高蹈風塵外,長揖謝夷齊。”唐皇甫冉《送朱逸人》:“雖在風塵里,陶潛身自閑。”
[驄馬客] 東漢人桓典曾任侍御史,不畏權貴,常乘驄馬而行,后因以驄馬作為稱贊御史之稱,此處代指崔端公。《后漢書》卷六七《桓典傳》:“司徒袁隗府舉高第,拜侍御史。是時宦官秉權,典執政無所回避。常乘驄馬,京師畏憚,為之語曰:‘行行且止,避驄馬御史。’”唐陳子昂《題祀山烽樹贈喬十二侍御》:“漢庭榮巧宦,云閣薄邊功。可憐驄馬使,白首為誰雄。”
[郢曲] 戰國楚宋玉《對楚王問》:“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其為《陽阿》、《薤露》,國中屬而和者數百人;其為《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十人;引商刻羽,雜以流征,而和者數人而已。”后以“郢曲”泛指樂曲。鮑照《玩月城西門廨中》:“蜀琴抽《白雪》,郢曲發《陽春》。”元稹《賦得春雪映早梅》:“郢曲琴空奏,羌音笛自哀。”
【輯評】
《升庵詩話·儲詩》:耿湋詩“向人微月在,報雨早霞生”,此即諺所謂“朝霞不出市,暮霞走千里”也。
《唐詩鏡》卷三三:三、四新嫩,六語足痛。
上一篇:《耿湋(十六首)》原文|箋釋|賞析
下一篇:《春日即事》原文|箋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