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嬌饒
宋子侯
【原文】
洛陽城東路,桃李生路旁。
花花自相對,葉葉自相當[1]。
春風東北起,花葉正低昂。
不知誰家子,提籠行采桑。
纖手折其枝,花落何飄飏[2]。
請謝彼姝子[3],何為見損傷。
高秋八九月,白露變為霜。
終年會飄墮,安得久馨香。
秋時自零落,春月復芬芳。
何如盛年去,歡愛永相忘。
吾欲竟此曲,此曲愁人腸。
歸來酌美酒,挾瑟上高堂[4]。
【注釋】
[1]相當:指葉葉相交通,葉子稠密連到了一起。
[2]飏:同“揚”。
[3]彼姝(shū)子:那美麗的女子。
[4]高堂:高大的廳堂,寬敞的房屋。
【作者介紹】
宋子侯,東漢人,生平事跡不詳。
【賞析】
《董嬌饒》,始見于《玉臺新詠》,《樂府詩集》收入《雜曲歌辭》。董嬌饒,女子名,疑是當時的著名歌伎。在后來的唐人詩中多作為美女典故用,并且都是歌伎一類。此詩是以花擬人,設為問答,感嘆青春易逝,傷悼女子命不如花,是惜花、惜時、惜人的詩篇。
全詩可分三部分:首六句描寫洛陽城東桃李盛開的春景,渲染氣氛,也為故事提供了時間、背景;中十四句寫采桑女折花,引起女子和桃李花之間一番充滿詩意的問答,運用對比象征的方法,充滿想象和浪漫的奇思。末四句寫感嘆人不如花,好景不長的無奈,只能借酒澆愁停止歌唱。
整首詩構思精巧,刻畫、描寫、問答,自然流暢,清新質樸,部分詞句運用“頂針格”,增加了閱讀時的流利度,故被譽為“開建安風骨,為曹子建所宗”。全篇文字可以說是一波三折,層見疊出,含蓄蘊藉,婉轉動人,有別于樂府民歌的質直和單純,清人沈德潛評此詩說“婀娜其姿,無窮搖曳”(《古詩源》)。
上一篇:范梈《潯陽》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蝶戀花·送春》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