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戚氏》·柳永
柳永
晚秋天,一霎微雨灑庭軒。檻菊蕭疏,井梧零亂,惹殘煙,凄然。望江天,飛云暗淡夕陽閑。當時宋玉悲戚,向此臨水與登山。遠道迢遞,行人凄楚。倦聽隴水潺潺。正蟬吟敗葉,蛩響衰草,相應喧喧。孤館度日如年。風露漸變,悄悄至更闌。長天凈,絳河輕淺。皓月嬋娟。思綿綿,夜永對景那堪?屈指暗想從前,未名未祿,綺絔紅樓,往往經歲遷延。帝里風光好,當年少日,暮宴朝歡;況有狂朋怪侶,遇當歌,對酒竟留連。別來迅景如梭,舊游似楚,煙水程何限?念名利,憔悴常縈絆。追往事,空慘愁顏。漏箭移,稍覺輕寒,漸嗚咽,畫角數聲殘。對閑窗畔,停燈向曉,抱影無眠。
這是一首羈旅行役詞。
從詞的形式講,柳永在北宋全面繁榮時,創制慢詞長調,為宋詞的發展展示了燦爛的前景。這首詞,便是柳永自創的新調之一,長達212字,是宋詞中僅次于南宋吳文英《鶯啼序》 (240字)的最長的慢詞。
全詞共分三片。頭一片寫景,寫作者白天的所見所聞;第二片寫情,寫作者“更闌”的所見所感;第三片寫意,寫作者對往事的追憶,抒發了自己的感慨。
“晚秋天”以下六句,寫的是近景。“望江關”七句,寫作者登高遠望,展現在面前的曠野。第二片,重點寫情。第三片,寫意。“帝里”以下九句,進一步回憶在帝京(即京城汴京)的美好情景。“念利名,憔悴長縈絆”,把作者仕途失意、旅況離愁以及受名利思想侵擾的內心情懷,揭示在讀者面前;“對閑窗畔,停燈向曉,抱影無眠”,意味深沉,一步深似一步,令人不禁泣訴難禁。
這首《戚氏》詞,成功地運用了奔放鋪敘的點染手法。點,就是總提,是核心;染,就是分說,是外殼。“念名利”三字就是點,點名這是要害,是主要意念,圍繞著這個中心,寫秋色,寫“微雨”、“蕭菊”、“井梧”、“殘煙”,寫“江天”、“飛云”、“夕陽”,寫“行人”、“隴水”、“蟬吟”、“蛩響”。寫“長天凈”、“絳河淺”、“皓月嬋娟”……思緒綿綿,一步步進行渲染。光有點,無法感動人;光有染,也很難使景物有感情色彩。點、染結合,才具有強大的藝術生命力!加之作者對羈旅行役有切身體會,寫來景真、情真、意真,所以長鋪直敘,無拘無束,舒卷自如,旖旎入情,娓娓動人!
上一篇:王沂孫《慶宮春水仙花》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
下一篇:陳人杰《沁園春丁酉歲感事》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