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金縷歌 陪履齋先生滄浪看梅》·吳文英
吳文英
喬木生云氣,訪中興、英雄陳跡,暗追前事。戰艦東風慳借便,夢斷神州故里。旋小筑、吳宮閑地。華表月明歸夜鶴,嘆當時、花竹今如此。枝上露,濺清淚。遨頭小簇行春隊,步蒼苔、尋幽別塢,問梅開未?重唱梅邊新度曲,催發寒梢凍蕊。此心與、東君同意,后不如今今非昔,兩無言、相對滄浪水。懷此恨,寄殘醉。
履齋先生,指吳潛(吳潛,字毅夫,號履齋)。此詞作于嘉熙二年(1238)正月。吳文英此時年約40歲。
詞的上片寫游滄浪亭吊韓世忠。開頭三句,緬懷韓世忠的英雄事跡。“喬木”,既是寫景,形象又具有寓意,語出《孟子》: “所謂故國者,非謂有喬木之謂也,有世臣之謂也。”“喬木生云氣”,興起,以高聳的樹木比喻韓世忠的崇高。“中興”一詞,表現了詞人對韓世忠歷史作用的高度評價:建炎四年(1130),金人與劉豫合兵入侵,韓世忠引軍擊潰之,“論者以此舉為中興武功第一”。“暗追前事”,表現了詞人對韓世忠中興武功的追慕。“戰艦”二句,惋惜韓世忠未能收復中原。據《宋史·韓世忠傳》記載,建炎三年(1129),金兀術以10萬之眾渡江,韓世忠所部僅八千余人,雙方“相持黃天蕩者四十八日”,后金兀術掘新河遁去。“戰艦”一詞,便是指這次水戰。“東風慳借便”,指這次黃天蕩之戰未能像赤壁之戰那樣,借助東風使敵船全部灰飛煙滅。“神州故里”,指中國的北方。“夢斷”,表現了韓世忠對淪陷的中原的懷念。這二句,既描寫了韓世忠保衛南宋的功勛,又表現了他懷念北方的愛國精神。“旋小筑、吳宮閑地。”這句描寫了韓世忠在被秦檜收去將權后的悠閑生活。“小筑”,說明不是大興土木。這一句對韓世忠的悠閑生活寫得極有分寸。“華表”三句寫韓世忠死后神游故地,產生興廢之嘆。“枝上”二句,學習了杜甫《春望》詩“感時花濺淚”的寫法,寫花竹也為感傷時事下淚。這二句,給景物移入了詞人的吊古傷今的感情。
詞的下片寫由看梅引起的今不如昔的感慨。“遨頭”三句寫太守春游。太守為遨頭。“幽”、“塢”,指滄浪園中幽靜的角落。“問梅開未”,語出王維《雜詩》 “寒梅著花未”。這三句緊扣題目“陪履齋先生滄浪看梅”。“重唱”二句,寫作者與吳潛唱和詞曲。“梅邊新度曲”,指本詞與吳潛所寫《賀新郎·滄浪亭和吳夢窗韻》詞。詞人并以梅樹的寒梢被催發出花蕊為喻,寫自己的思想受到吳潛的啟發。“此心”三句,寫二人在對時局的看法上同心默契。梅樹得春神的催發開出花蕊,詞人得吳潛的催發度出新曲,故這里的東君既指春神又指吳潛。最后二句,寫詞人懷著亡國之懼,而又無可奈何,只好借酒澆愁的頹廢心情。
上一篇:晁補之《金鳳鉤送春》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
下一篇:辛棄疾《錦帳春席上和杜叔高》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