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淵懿·雙調望江南》原文賞析
江南好,秋色麗晴川。莼菜白肥釵股滑,鲙魚銀軟筋頭鮮。沉醉綺羅邊。
更漏靜,殘蠟照離筵。玉軫柔柔驚雁促,紅牙的的溜珠圓。一曲碧云天。
這首詞寫江南秋天莼羹鱸膾歌酒宴游之樂,雅麗動人。所用詞牌為《雙調望江南》,由《望江南》單調增加一疊而成。
上片起句,歌贊江南秋色之美。作者用“秋色麗晴川”五字,繪寫江南水鄉秋天明麗的風光,不由使人憶起范仲淹《蘇幕遮》“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的詞句。范詞這幾句寫的是“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景象,詞中突出“寒”字,給人感受的是秋涼的意緒。作者這句,卻突出一個“麗”字,使人感受到碧波蕩漾的晴川,秋光明艷,水面上浮動著太陽投射下去的金碧波光,富有醉人的魅力。秋江里,鱸魚肥了,莼菜也異常鮮美。這時候,二三知己,畫舫歌童,或借名園佳麗之區,或占雅靜酒樓一角,文宴清歌,膾香酒美,更是人間的賞心樂事。詞的三、四兩句,正是回憶的這種樂趣?!拜徊税追殊O股滑,膾魚銀軟筋頭鮮?!痹缭谖鲿x初年,張翰就留有因秋風起憶故鄉莼羹鱸魚膾而歸隱的故事 (見《晉書·張翰傳》) 。莼菜一名水葵,橢圓的翠葉,有長柄浮在水面,紫色的莖及葉柄有粘液,滑膩如絲,可以作羹,莼菜經過剪采、洗濯之后,就呈現肥嫩的白色,滑潤如佳人的釵股。作者友人朱彝尊《摸魚兒》詠莼云: “西泠水,濯取凝脂齊脫,白銀釵股同滑。”正和“白肥釵股滑”這句同義。鱸魚,巨口細鱗,背蒼腹白,以產于松江之四腮鱸為最美。作者是松江人,家在莼鱸之鄉,所以體味最深?!澳掫~銀軟”這句,以銀軟狀鱸膾之酥松白嫩,筋頭一臠,即已感到鮮美異常,這是品嘗鱸膾者特有的體會。上片結句云: “沉醉綺羅邊?!薄熬_羅”指代穿著羅衣的歌兒侍女。在如此佳勝的時節,鮮魚美酒,沉醉綺羅席上,似比老杜“暫醉佳人錦瑟旁”(《曲江對雨》)更勝一籌。
下片寫酒筵聽歌之樂。“更漏靜,殘蠟照離筵。”夜已深,漏將殘,酒筵欲散,紅燭還未燒完,這時正好是帶醉聽歌的時刻?!坝褫F柔柔驚雁促,紅牙的的溜珠圓。”玉軫,即玉柱,箏瑟之柱,以玉制成,稱為玉柱。這里指箏柱?!叭崛帷?,指歌女彈箏的纖指。箏柱排列如雁行,彈箏時,促柱撥弦,隨著輕柔的纖指移動,仿佛是雁行驚動,所以用“驚雁促” ,形容弦柱頻移的輕快節奏。“紅牙”即紅牙板,歌唱時用以調節樂曲節拍?!暗牡摹?,意為光亮鮮明。用如“的的”。這句是說,隨著紅牙板的拍子,歌者珠喉乍囀,其音色之流美,仿佛珍珠在玉盤里溜動時發出的圓潤脆美的樂音。這兩句對仗工穩,前句寫彈箏的動作,后句寫歌唱的清音。此中有人,呼之欲出,更使聽歌者無限陶醉。歇拍,“一曲碧云天?!?“碧云天”為范仲淹《蘇幕遮》的首句,這里說“一曲碧云天”,意即歌唱一曲新詞; 結構上,它又與起句的江南秋色相呼應,通貫全篇,起著一語雙關的作用。
全詞音節流美,語言俊麗,起筆高華爽朗,“莼菜”兩句寫江南特有的風味,文詞極為形象。下片寫酒宴之后,雅歌清唱,玉潤珠圓?!坝褫F”兩句,尤為俊語,雖筵宴將散,而余韻無窮。明末清初,文士游宴,多半攜有歌女當筵侑酒。貴家世族,往往蓄有樂工家妓,專門從事演唱,其例舉不勝舉。即使清貧如詞人陳維崧,填詞之余亦有侍兒為之依聲度曲 (見《迦陵填詞圖》及其題詠) ,殆亦當時風氣使然。
上一篇:《王夫之十首·卜算子》原文賞析
下一篇:《王特起·喜遷鶯》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