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季鎮淮
卷施拔心鵑叫血;聽我當筵歌決絕:信有人間決絕難,一曲歌成鬢飛雪!鬢飛雪,拚決絕,我不怨爾顏色劣,爾無怨我腸如鐵!請決絕,如雷之奮如電掣,如機之斷如帛裂,千古萬古懲此復轍!懲覆轍,長決絕,海枯石爛乾坤滅,無為瓦全寧玉折。
周實
這首古體詩,庚戌(1910)作于南京,年二十六。七言而夾以三言,似“即事名篇”的新樂府。擬決絕詞,不是模仿元稹的《古決絕詞》,而是作者打算或準備寫的決絕詞。決絕詞即絕命詞。這是詩人預作的誓言,表示為革命舍身的決心。感情激烈,態度堅決,勇敢前進,義無反顧。
本詩首句以拔心的卷施草和杜鵑悲慘的啼血為譬,表示無論什么痛苦悲哀的遭遇都不能改變自己為革命獻身的決心,是一篇的主腦,直貫下句,也就是歌決絕的內容。“卷施草,拔心不死”。見《爾雅·釋草》。杜鵑鳥,傳說為蜀望帝的化身,春二月悲啼,口目盡赤。見《華陽國志·蜀志》。從第三句至篇末抒發主腦思想,亦即所發的警言。分四層說:“信有”二句意謂:人們決心赴死誠然是不容易的;但流光易逝,事業難成,一首歌曲譜成而鬢發就已變白了,應及時努力為革命而赴死。“鬢飛雪”以下三句是自己對鬢發說,不顧一切地奮斗而死,我不抱怨你的顏色已經變白了,可是你也不應抱怨我鐵石心腸。“請決絕”以下四句,用兩組譬喻言為革命赴死要毫不猶豫迅速而死,永遠記住國家失敗的教訓。最后“長決絕”以下復用兩組譬喻重伸為革命而死的決心,絕不茍且偷生。這時詩人已參加了“南社”。接觸到中國同盟會的人物,革命的目的和方向都更明確了,革命決心的表示是有具體的思想內容的,非一般的熱情呼喊可比。當明年辛亥革命高潮到來的時候,詩人挺身而出,奮發敢為而從容鎮定地貢獻了自己年輕的生命,豈偶然哉!
這首樂府古體,疊用決絕詞,又多用譬喻,意在極端強調為革命舍身救國的決心。節奏緊張明快,志氣豪邁,形象生動,達到了思想性和藝術性的高度統一。
上一篇:[明]徐石麒《拂霓裳》愛國詩詞鑒賞
下一篇:張亞新《擬古八首(其三)》愛國詩詞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