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蘭陵王 丙子送春》·劉辰翁
劉辰翁
送春去,春去人間無路。秋千外、芳草連天,誰遣風沙暗南浦。依依甚意緒?漫憶海門飛絮。亂鴉過,斗轉城荒,不見來時試燈處。春去,誰最苦?但箭雁沉邊、梁燕無主,杜鵑聲里長門暮。想玉樹凋土,淚盤如露。咸陽送客屢回顧,斜日未能度。春去,尚來否?正江令恨別,庾信愁賦,蘇堤盡日風和雨。嘆神游故園,花記前度。人生流落,顧孺子,共夜語。
這首詞題為丙子送春,實當宋恭帝趙顯德祐二年(1276)的春天。這時元兵迫臨安,宋帝奉表請降。三月,元以宋帝、太后等北行。
詞題為送春,實寫亡國之痛。以春喻國,不露痕跡,哀惋無窮。詞分三片,片片以送春發端,大聲急呼,喝人猛省。皆系以重筆出之。
首片突兀而起,以下則回環曲折。“春去人間無路”,緊接“秋千外”三句,呈現了一片迷離景色,傷心別離。“依依”句,陡頓一提。“漫憶”四句,則一瀉下來,嘆息昔日繁華,而今安在!這是寫春之初去。
二片,加深描繪春去,以“誰最苦”發問,但不直接回答,而以雁燕、杜鵑等鳥的遭遇鋪寫開來。一“想”字貫下,用金銅仙人辭漢典故,以漢喻宋,顯示亡國之痛。“斜日未能度”,似急煞車,又像敲重槌,景中寓情,情極凝重。
三片,三設問,問春“尚來否”,似癡似絕。春可再來,國亡無矣。寫了歷史上人物之最傷離別、感嘆身世的江淹、庾信,又描繪了當時蘇堤的整日風雨。一史實,一景色,縱橫交錯,哀怨之至。“嘆神游”二句,系回憶往事,愈覺傷心。“顧孺子,共夜語”,這一與孺子夜話,其情雖苦,其辭也哀,其希望當未斷絕,是有期于來者的。
上一篇:王雱《倦尋芳慢》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
下一篇:張元干《蘭陵王春恨》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