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庭筠《過五丈原》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溫庭筠
鐵馬云雕共絕塵,柳營高壓漢宮春。
天清殺氣屯關右,夜半妖星照渭濱。
下國臥龍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
象床寶帳無言語,從此譙周是老臣。
五丈原在今陜西省西南渭水南岸,即岐山縣斜谷口西側。蜀漢建興十二年(234),諸葛亮率師攻魏,曾屯兵于此,與魏國司馬懿部隔水相持百余日。同年秋,諸葛亮病死五丈原營中。詩系詩人途經五丈原舊營廢址追念諸葛亮“出師未捷身先死” (杜甫詩句)而作,詩中充滿無限敬慕惋惜之情。詩題《過五丈原》,“過”一作“經”。
首聯上句表明諸葛亮率師伐魏,軍容威武整肅,進軍又神速無比。鐵馬云雕指蜀漢伐魏的雄師。下句意謂蜀漢大軍屯駐于五丈原后,給魏國司馬懿部以極大的壓力,不敢輕易接戰。結尾“春”字,點出這樣的進軍與扎營,是在這年春天。句中用周亞夫細柳營代指蜀漢軍營,也就透露了詩人對諸葛亮治軍嚴明的贊譽和敬佩。
頷聯上句“天清殺氣”,點出兩軍對峙于此,已從春天延續到了秋季,曠日持久,難分勝負,但如今形勢卻變得嚴峻緊急,蜀漢將士心里感到一種有如蕭瑟秋氣的威壓,不如原先信心十足了。這樣就為諸葛亮病逝營中烘染了特有的沉重氣氛,以便悲涼之霧讓人早有感受。于是下句便趁勢點明諸葛亮逝世的征兆,傳說那一夜里有“赤而芒角”的大星從東北流來,墜落于渭水南岸的五丈原營中。句中“妖星”等同于說那是“災星”,極帶情感色彩,傳達了詩人對諸葛亮無限忠于蜀漢“死而后已”的哀悼和惋惜。
如果說一、二聯在特定景象描繪中,便自然而然地將蜀漢軍隊進軍及蜀魏兩軍對峙百日的情況,作了生動顯示和敘述,那么,頸聯就筆鋒一轉,以飽含激情的議論,指明了形成諸葛亮如此“出師未捷身先死”悲劇結局的深刻歷史時代原因及其必然性。其一,是“下國臥龍空寤主”: “下國”,指蜀漢,相對于當時中原諸侯國為上國而言; “臥龍”,指諸葛亮象征性形象; “寤”,睡醒。此句意謂諸葛亮雖然謹遵先帝劉備“托孤”之囑,忠心耿耿,輔佐后主劉禪,時相勸諫,期能變其昏庸佚樂為聰敏勤政,可是全無效果,毫不覺醒,以致國勢日益衰微。其間一個“空”字,便是當時諸葛亮“恨鐵不成鋼”心情的寫真。其二,是“中原得鹿不由人”,意謂諸葛亮雖然致力于以蜀漢統一全國的事業,可是事難由己啊!客觀條件是起著決定性作用的。當時,魏國政局的穩固、軍事的實力、文武人才的眾多等等,都遠遠強于蜀漢以至東吳。
尾聯作為全詩的收束,表明諸葛亮死后,雖然蜀中臣民將他奉為神靈,可他卻未嘗顯靈示驗,以挽救蜀漢衰微于既倒;而且盡管另有一“老臣”譙周輔佐后主劉禪,時相勸勉,可仍然難以回天。最后,當魏國將領鄧艾率師偷渡陰平直逼成都時,譙周審時度勢,力排眾議,從“全國”、“全蜀”的大局出發,只好勸后主歸降魏國。如是,蜀漢遂亡。
溫庭筠詩詞,風格多是以秾麗軟媚為特色的??墒沁@首詩卻顯得例外,頗能涉及社會重大事件,賦予了豐厚的歷史內涵,而且寫得悲壯慷慨,深沉動人,風骨格外遒勁。真乃難能可貴之什!
上一篇:張敬忠《邊詞》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下一篇:杜牧《過勤政殿》精選經典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