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賀新郎》·劉過
劉過
彈鋏西來路,記匆匆,經行數日,幾番風雨。夢里尋秋秋不見,秋在平蕪遠樹。雁信落,家山何處?萬里西風吹客鬢,把菱花、自笑人如許。留不住,少年去。男兒事業無憑據,記當年、悲歌擊楫,酒酣箕踞。腰下光殢三尺劍,時解挑燈夜語,誰更識、此時情緒?喚起杜陵風月手,寫江東渭北相思句。歌此恨,慰羈旅。
劉過是與辛棄疾同道、詞亦相近的一位愛國詞人。他伏闕抗疏,痛陳恢復中原方略,以驅逐敵寇、洗雪國恥,結果被摒棄不用,因此他浪跡江湖,先是南下東陽、天臺、明州,北上無錫、姑蘇、金陵,后又從金陵溯江西上,往采石、池州、九江、武昌,直至當時南宋前線重鎮襄陽。這首《賀新郎》大約寫于此次西行途中。
開頭四句徑寫數日“西來”途中的情景。這里用《戰國策·齊策》馮諼的故事:馮諼為孟嘗君門下食客,未受到重視,便彈著自己的劍鋏而歌曰: “長鋏歸來乎,食無魚。”這四句說自己的“西來”,是由于沒有受到重用,因此四處漂泊。“夢里尋秋”,隱含著兩層意思:一是“國脈微如縷” (劉克莊),已經到了姹紫嫣紅凋落的時候;二是尋而不得以致成夢,那么夢里呢,也仍是“秋不見”。這兩句暗示詩人對國事的不能忘懷,雖日里、夜里、夢里都在追求,結果卻是可望而不可得。
“萬里西風吹客鬢,把菱花、自笑人如許。留不住,少年去。”這幾句詞,是詩人懷才不遇的感慨,蕭瑟中暗含著悲憤,從“自笑”兩字中隱隱地透露出來。
“男兒事業無憑據”,是說男兒的事業是沒有止境的。“記當年、悲歌擊楫,酒酣箕踞。”前句用《史記·刺客列傳》 “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而歌”,而以堅決抗秦的荊軻自比。后者以阮籍在司馬昭筵席上“箕踞嘯歌,酣放自若”(《見《世說新語·簡傲》),而比自己如阮籍一樣豪放不羈。“記當年”,說明這是過去的事情了,壯志理想不過一場夢幻而已。回顧“當年”,這感慨是十分沉痛的。
“腰下光殢三尺劍,時解挑燈夜語,誰更識、此時情緒?”前兩句見三尺寶劍光芒四射,仿佛覺得無知的寶劍也能了解人的心意。但繼而感到“撫劍何人識壯心”,于是感情由揚而抑,終于也忍不住對燈花落淚了。
最后四句呼應開頭的“彈鋏西來路”,由對國事的感慨轉入個人身世的飄零。“喚起”兩句指杜甫懷念李白的詩句。希望有像杜甫那樣的知己,或許稍慰客居異鄉的愁苦吧。
上一篇:劉過《賀新郎》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
下一篇:劉克莊《賀新郎》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