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李白·將進酒》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題解
這是李白飲酒時抒發懷抱的詩。大約作于天寶十一年,當年作者正偕友人作客于詩人另一友人丹丘的潁陽山居中,詩中表達了詩人懷濟世才華,卻難以施展,愿求長醉的憤激之情,展示出蔑視世俗,反抗權貴的放縱不羈的性格。
原文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奔流到海不復回②。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
朝如青絲暮成雪③。
人生得意須盡歡,
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
會須一飲三百杯④。
岑夫子,丹丘生,
將進酒,杯莫停⑤。
與君歌一曲,
請君為我傾耳聽⑥。
鐘鼓饌玉不足貴,
但愿長醉不復醒⑦。
古來圣賢皆寂寞,
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
斗酒十千恣歡謔⑧。
主人何為言少錢,
徑須沽取對君酌⑨。
五花馬,千金裘,
呼兒將出換美酒,
與爾同銷萬古愁⑩。
注釋
①將進酒:漢樂府古題,即勸酒歌,內容多寫飲酒放歌時情景。 ②君不見二句:比興句。引起下文歲月易逝、人生匆匆之意。 ③君不見二句:意謂于高堂明鏡之中,照見白發而生悲。 ④會須:應該。 ⑤岑夫子:即岑勛,南陽人。丹丘生:即元丹丘。兩人都是李白的好友。 ⑥與君:為你。 ⑦鐘鼓:指權貴人家的音樂。饌玉:形容飲食精美,享受豪奢。二者合指富貴利祿。 ⑧陳王:曹植封陳王。其詩《名都篇》有:“歸來宴平樂,美酒斗十千。”平樂:宮觀名。斗十千:一斗酒值十千錢,極言酒美價昂。恣歡謔:盡情地歡娛戲謔。 ⑨徑:直。沽:買。 ⑩五花馬:指名貴的馬。唐開元、天寶期間,社會上最講究馬的裝飾,常把馬的鬃毛剪成花瓣狀,剪五瓣的叫五花馬。兒:仆從。將出:拿出。
賞讀
從內容上看,這首詩大致可分三個層次,從開頭到“會須一飲三百杯”為第一層次,抒寫酣飲的豪興。自“岑夫子”至“惟有飲者留其名”為第二層次,是勸酒之語。從“陳王昔時宴平樂”至篇末為第三層次,寫飲酒余興。實際上三部分不可分割連成一體,全詩一氣呵成,具有磅礴的氣勢。
詩句開頭連用兩組長句,通過空間和時間的夸張、對比,揭示出時光難駐、人生易老的哲理。詩人用黃河奔流比喻時光迅速,以黃河的雄偉壯闊反襯人生渺小微弱,以其巨人式的感傷,表現出震人心魄的藝術魅力,并自然引出人生應及時飲酒作樂的感嘆。但是詩人在宣揚及時行樂時,并未失去自信,自甘消沉。即使在受到打擊情緒低落時,還是堅持“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信念。這說明,詩的表面似乎想在長醉中忘掉現實中的一切,實際卻是大聲疾呼,一吐自己受到不公正待遇后的憤懣。在當時的環境下詩人只能借酒狂言,發泄心中不平之氣。詩中既充分表現出詩人淡于富貴、愿求長醉的心情,也強烈表現出他蔑視世俗,反抗權貴的傲岸性格,詩人用豪邁的語言,表達出樂觀自信、放縱不羈的精神。
這首詩氣勢宏偉,言語豪放,語調鏗鏘,句型多變,用詞造句充分表現了感情的變化。
上一篇:《唐詩·杜牧·將赴吳興登樂游原①一絕》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下一篇:《唐詩·韓愈·山石》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