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代民歌·摩多樓子》原文與賞析
從戎向邊北,遠行辭密親。借問陰山侯,還知塞上人。
《摩多樓子》原為樂府曲調名,多反映邊地軍旅生活。此詩以傳統曲調與傳統題材,表現當時軍旅生活內容,反映征人懷親思鄉之情。
短歌四句,一氣貫下,從眼前的離別,展望未來的情景,交織著再見的奢望。兩個畫面疊映,一實一虛,表現出生的熱望,和平的可貴。
詩的前句勾勒出親人送行人的悲慘場面,征人從軍,投向北方邊地,長途跋涉,告別親人,親密的妻子獨守空房。這在生離死別時刻,令人多么痛心!再想未來,更加悲苦!
詩的后兩句把不敢想未來,而又非想不可的設想,借形象的畫面表現出來。陰山原為隋唐時北方少數民族雜居之處,一般為邊境線。從軍的征人也就住在這里戍邊。征人自問,戍邊陰山之時,親密的人還能記起我這從軍戍邊之人嗎?言外之意,恐怕妻子忘掉了自己,因為自己萬里戍邊有去無回,況且音信不通,生死未卜,年青的妻子怎能死守活寡呢?未來慘局,令人不敢想,也不敢正視,可又預感必然發生。
兩層詩意是遞進的,告別親人本已悲慘,更何況自己戍邊,親人另謀生路,家庭破散,真是悲上加悲,人生的最大慘處莫過于家破人亡!但在身處死地之時,又表現出強烈的求生欲望,多么希望自己早日歸家,親人團聚,過著和平、幸福、美滿的生活!也希望親人永遠懷念自己這個從軍邊塞的征人!身處兩地,兩心相連。這不僅是特定條件下生離死別人的心理活動,更是古往今來征人思婦的共同心理反映。別離這一題材與別思主題具有永恒性。四句短詩反映了這一含蘊豐富的社會重大主題,其主題意義就更加深厚。
短歌以情選景,景中現情,以散點透視的方式,在兩個畫面中揭示征人的心理活動,刻畫他執著的個性,雖身赴死地,猶呼喚著愛情,渴望和平安定,與親人團聚,這是一顆多么美好的心靈啊!
上一篇:《清代民歌·粵歌·攜手南山陽》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唐代民歌·放榜詩》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