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沁園春》
予弱冠之年,隨牒江東漕闈,嘗與友人暇日命酒層樓。①不帷鐘阜、石城之勝,班班在目;②而平淮如席,亦橫陳樽俎間。③既而北歷淮山,自齊安溯江泛湖,薄游巴陵;④又得登岳陽樓,以盡荊州之偉觀,孫劉虎視遺跡依然,山川草木,差強人意。⑤洎回京師,日詣豐樂樓以觀西湖。⑥因誦友人“東南嫵媚,雌了男兒”之句,嘆息者久之。⑦酒酣,大書東壁,以寫胸中之勃郁。時嘉熙庚子秋季下浣也。⑧
記上層樓,與岳陽樓,釃酒賦詩。⑨望長山遠水,荊州形勝;夕陽枯木,六代興衰。⑩扶起仲謀,喚回玄德,笑殺景升豚犬兒。(11)歸來也,對西湖嘆息,是夢耶非?諸君傅粉涂脂,問南北戰爭都不知。恨孤山霜重,梅凋老葉;平堤雨急,柳泣殘絲。(12)玉壘騰煙,珠淮飛浪,萬里腥風吹鼓鼙。(13)原夫輩,算事今如此,安用毛錐?(14)
【注釋】 ①弱冠:語本《禮記·曲禮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二十歲要行冠禮,以示成人。因此時身體還未壯實,故稱弱冠。隨牒江東漕闈:指參加江南東路轉運司(治所在建康,即今南京)所舉辦的牒試。牒試相當于省試,參加者多為官員的子弟,錄取較寬,被錄取的人然后到臨安去參加進士考試。闈:試院。②鐘阜:即鐘山,又名紫金山,在南京中山門外。石城:即石頭城,故址在今南京清涼山。班班:清晰明亮。③平淮如席:淮河平靜如席子一般。樽俎(zu祖):古代宴會或祭祀時盛酒食的器物。④既而:不久。齊安:黃州的古稱。治所在今湖北黃岡縣。江:指長江。湖:指洞庭湖。薄:語助詞。巴陵:郡名,宋代稱岳州為巴陵郡,故治所即今湖南岳陽。⑤岳陽樓:今湖南省岳陽市西北角城樓,始建于唐,宋滕子京重修。范仲淹有《岳陽樓記》。荊州:周、漢以后都置荊州,其疆域和治所歷代都有變遷。東漢劉表為荊州刺史,治所在今湖北襄陽。三國時吳國置荊州于南郡,即今湖北江陵。晉代陶侃鎮守荊州.治所在巴陵,即今湖南岳陽。南宋置荊湖北路,治所在江陵。孫劉:指孫權與劉備。⑥洎(ji祭):及,到。詣:往。京師:首都的舊稱,指南宋臨安(杭州)。⑦“雌了男兒”:使男性文弱如女性。⑧嘉熙庚子:理宗嘉熙四年(1240)。下浣:下旬。⑨“驪酒”句:語本蘇軾《前赤壁賦》:“驪酒臨江,橫槊賦詩。”驪(shi尸):斟酒。⑩六代;即吳、東晉、宋、齊、梁、陳六朝。(11)仲謀:孫權的字。玄德:劉備的字。景升:劉表的字。豚犬兒:指劉表兒子劉琮。此典見前辛棄疾《南鄉子》(何處望神州)注⑥。(12)孤山:在西湖的后湖與外湖之間,山上植梅成林。平堤:指西溯的白堤和蘇堤。(13)玉壘:山名,在今四川省灌縣西。珠淮:指淮水。鼓鼙(pi皮):戰鼓。(14)原夫輩:泛指文墨之士。典出《唐摭言》卷十二:“賈島不善程試,每自疊一幅,巡輔告人曰:‘原夫之輩,乞一聯!乞一聯!’”毛錐:即毛筆。典出《五代史·史弘肇傳》,史弘肇說:“安朝廷,定禍亂,直須長槍大劍,至如毛錐子,焉足用哉?”
【譯文】 曾記得在金陵、岳陽樓,與友朋登樓賦詩飲酒。極目眺望:山脈綿延,江水長流,荊楚之地,氣象萬千;落日殘照,樹木枯萎,似象征著六朝人事的興亡變遷。這一切真令人欲重振孫權、劉備的宏圖大略,鄙棄那懦弱無能的劉琮之輩。我漫游歸來,面對綺麗的西湖美景,不禁喟然長嘆,觸目所見,恍若夢幻。眾人涂脂抹粉,歌舞升平,問起宋金對壘、南北戰爭卻一概不知。可恨孤山寒霜重重,梅花凋零,樹木枯黃;湖堤陰雨驟降,柳枝颯颯如哭泣,寥寥枝條懨懨掛落。玉壘山煙塵騰起,淮水浪花四處飛濺。夾著血氣的疾風刮遍大地,并伴著陣陣戰鼓聲鳴。唉!時局如此艱危,一介書生,又何助于世?
【總案】 詞人少年遠游,觀遼闊、壯麗的國土及悠久的名勝古跡,進而觸發了千古興亡之幽思。詞作通過緬懷前代建功創業的英雄人物,顯露其渴求精誠報國的志愿。然回到京城,卻見朝廷內外,文恬武嬉,歌舞湖山,不禁心生憂憤,怨恨至極。江山如此危艱,戰事這樣吃緊,而自己空有抱負,報國無門。詞篇構化的時空跨度極大,對比也極為鮮明。作者以眾多意象寫時事,極力烘染氣氛,表現出欲吐又咽的內心憂懼與苦痛。雖詞尾以無奈之情收結,然整詞情調哀怨而不失消沉,令人感到有股時欲振起的力量充溢其中。
上一篇:劉克莊《沁園春答九華葉賢良》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李璟《浣溪沙》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