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沁園春 答九華葉賢良》
一卷《陰符》,二石硬弓,百斤寶刀。②更玉花驄噴,鳴鞭電抹;③烏絲闌展,醉墨龍跳。④牛角書生,虬髯豪客,談笑皆堪折簡招。⑤依稀記,曾請纓系粵,草檄征遼。⑥ 當年目視云霄,誰信道、凄涼今折腰。⑦悵燕然未勒,南歸草草;⑧長安不見,北望迢迢。⑨老去胸中,有些磊塊,歌罷猶須著酒澆。⑩休休也,但帽邊鬢改,鏡里顏凋。(11)
【注釋】 ①九華:山名,在安徽青陽西南,又名九子山。有九峰攢聚如蓮花,故稱九華山。賢良:漢代選拔官員的科目之一,即“賢良文學”,簡稱“賢良”。宋代也曾沿襲這種制度,考中者得授官職。作者這位友人姓葉,曾中賢良文學科,故稱葉賢良。②陰符:書名。即《陰符經》,凡一卷,相傳為黃帝所作。古人曾將其列入“兵家”一類著作。二石硬弓:需要二石臂力才能拉開的硬弓。石:古代重量單位。《漢書·律歷志上》:“三十斤為鈞,四鈞為石。”可見一石相當于一百二十斤。③玉花驄(cong聰):駿馬名。驄是毛色青白相雜的馬,好似玉石布滿花紋,故稱玉花驄。噴:此指馬的嘶鳴和噴吐氣息。這是馬躁動不安時的一種情態。鳴鞭:甩出響鞭。這是催馬進發的信號。電抹:象閃電劃過天空。④鳥絲闌展:展開信箋。鳥絲闌是信箋的一種。箋(紙帛皆可)上所畫格子叫闌,如用黑色,稱烏絲闌;用紅色,稱朱絲闌。也有直接在絹帛上織成格子的。唐·李肇《國史補》卷下:“宋、毫間有絹織成界道者,謂之烏絲闌。”醉墨龍跳:醉后書寫的墨跡如龍騰虎躍。梁武帝曾評價王羲之書法“如龍跳天門,虎臥鳳闕。”(見《宣和書譜》)句中正用此典故。⑤牛角書生:隋末李密年少時家貧而好學,曾將《漢書》一帙掛于牛角,且行且讀。事見《舊唐書·李密傳》。虬髯豪客:隋末張仲堅,自號虬 (qiu求)髯客,有雄才大略,為唐代開國作過貢獻。事見唐人傳奇《虬髯客傳》。談笑皆堪折簡招:連聚眾談笑都極有價值,值得用短信相互邀約。折簡,意即短信。古代書寫用竹簡。漢制:簡長二尺,短者半之。折簡者,折半之簡,言其禮輕、隨便。⑥依稀:佛。請纓系粵:據《漢書·終軍傳》載:漢武帝時,終軍出使南越(今兩廣及湖南南部),臨行,向漢武帝要一條長纓,聲稱一定可以將南越王拴了回來。纓,繩子。系:拴,捆束。草檄征遼:草,起草。檄(xi席):古代用來征召或聲討的公開發布的文書。征遼:隋朝,虞世南曾為隋煬帝起草過《征遼指揮德音敕》。事見《隋遺錄》。⑦目視云宵:指抱負很高。折腰:彎腰下拜,表示屈從。陶淵明做彭澤令時,曾嘆息說:“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遂棄官而去。事見《晉書·陶潛傳》。⑧燕然未勒:燕(yan煙)然,山名。即今蒙古境內之杭愛山。勒:刻。《后漢書·竇憲傳》載:竇憲出擊匈奴獲勝,遂登燕然山,刻石紀功而還。這句是說恢復中原的戰事尚未成功。南歸草草:隨隨便便就回到了南方。意思是尚未盡到最大努力去爭取建功立業。⑨長安不見:看不見長安。長安本是漢唐時代的國都,這里用來指代北宋首都汴京。本句意思是北方失地尚未收復。迢迢:遙遠。⑩磊塊:又寫作“壘塊”。比喻心中有不平之氣。現今說心中有“頭”、“疙瘩”等也是類似比喻。著:用。據《世說新語·任誕》載:“阮籍胸中壘塊,故須酒澆之。”此即本句出典 (11)休休:算了算了。休,罷休。此處迭用二字以加強語氣。鬢(bin)改:鬢發改變顏色。顏凋:容顏蒼老。
【譯文】 想當年懷揣一卷兵書,身負二百四十斤硬弓,手提百斤重寶刀。更有駿馬玉花驄,揚啼噴鼻多狂躁,長鞭一甩響驚雷,一道閃電過云霄。展開華箋烏絲闌,醉中墨跡龍騰虎躍好雄豪。牛角掛書窮學士,龍須漢子志氣高。聚眾笑談天下事,全憑短簡來相邀。隱約記得當年事,人人爭相說懷抱。既羨終軍年少請纓擒敵酋,又效虞世南,草擬檄文去遼。
當年抱負比云霄。誰料想,今朝身世凄涼忍辱偷生落荒草。多惆悵,當年出征未獲勝,草草收兵便回朝;到而今,北望故都不可見,再圖恢復路遙遙。歲月無情人已老,胸中積郁尚難消。長歌當哭猶未解,還須日日用酒澆。算了算了莫提起,誰能受此苦煎熬。只見帽邊鬢發變,鏡中容顏漸蒼老。
【集評】 近代·俞陛云:“筆鋒犀利,若并刀剪水;音節高抗,若霜夜鳴笳。臨風高詠,千載下如聞嘆息聲也。”(《唐五代兩宋詞選釋》)
現代·夏承燾:“這首也是感嘆自己英雄老去,壯志未酬,蒼涼悲壯,有力地表達了對現實不滿的憤慨。他學習辛棄疾詞能得到辛的精神。缺點是用典過多。”(《唐宋詞選》)
【總案】 上片回憶當年,寫得英氣勃發,氣慨不凡。開篇一句,以數字相系,如瀉江河,如傾珠玉。馬上展箋四句尤其精彩。“玉花驄”與“烏絲闌”,名馬華箋,物美人貴;“鳴鞭電抹”與“醉墨龍跳”,亦狂亦俠,神彩飛揚。至于“請纓”“草檄”,則借典故以表其雄心。下片面對現實,情緒突變,然又絕非限于個人境遇。悵燕然未勒,望長安不見,皆滿懷愛國之心。雖篇末亦云“休休”,實乃無可奈何之語。所謂“鬢改”、“顏凋”,即是未曾“休”的明證。
上一篇:劉克莊《沁園春夢孚若》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陳人杰《沁園春》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