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念奴嬌 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2。故壘西邊3,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4。亂石崩云5,驚濤裂岸,卷起千堆雪6。江山如畫7,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8,雄姿英發9。羽扇綸巾10,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11,多情應笑我12,早生華發13。人間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釋】
1.赤壁有二。一在湖北嘉魚東北江濱,三國時,吳將周瑜在這里大破曹兵。一在湖北黃岡城外,名赤鼻磯,蘇軾據傳說以為是周瑜破曹處。詞作于元豐五年(1082)七月。它先寫赤壁的形勢景色,次述古人的英雄事跡和自己的感慨。
2.風流人物:才能出眾、品格超群的人。
3.故壘:舊的營壘。
4.周郎:周瑜字公瑾,助孫策平定江南,少年英雄,時人稱為周郎。
5.崩云:如云的崩裂。
6.雪:指浪花。
7.“江山”二句:由山水到人物,引起下片。
8.小喬:喬本作橋,橋玄女,周瑜妻,與姊大喬皆有美色,合稱二喬。初嫁:泛言。喬嫁周在十年前。
9.英發:英氣勃發。
10.羽扇綸巾:古代儒將的裝束,用以形容周瑜的雍容儒雅。這是周的風采的另一面,與“雄姿英發”相統一。綸(音guan)巾:青絲帶的頭巾。
11.故國:故鄉。神游。身不到,神魂往游。蘇軾因政治失意,故有歸故鄉的念頭。
12.多情:關心他的人。
13.早生:蘇軾早在熙寧八年已言“鬢微霜”(《江城子》)。
【譯】
浩蕩的長江水呵,
滾滾向東奔流不息。
大浪淘沙、淘盡千古
多少風云人物、
多少輝煌業跡。
就在那古營壘的西邊,
有人告訴我,那就是當年周瑜
大敗曹軍的赤壁。
只見亂石穿空,有如
崩裂的云霓,
巨大的波濤,拍打著
岸堤,
卷起千萬朵浪花
如雪。
江山雄偉嬌嬈如畫,
畫中又有多少英雄豪杰。
遙想當年的周公瑾,
迎娶了江東最漂亮的小喬,
英氣勃發,雄姿健矯。
頭戴綸巾,羽扇手搖,
揮灑談笑,就將敵軍
強大的戰艦燒掉。
而我呵,功名未立而人已先老,
孤獨的魂靈,在思念的故土
神游一遭,
故友都笑我,
白發生得太早。
唉!人生萬事皆如夢幻,
還是舉杯,用酒將那
江上的明月
祭掃。
【評】
這是東坡豪放詞之代表作。肯定東坡豪放者,以此稱之,如《吹劍續錄》所載,“有幕士善謳”者,稱“學士詞須關西大漢,執鐵板,唱‘大江東去’”;否定東坡豪放詞者,亦不否定此詞之豪放。如明人俞爰:“其豪放亦止‘大江東去’一詞”(《爰園詞話》)。
此詞題目為“赤壁懷古”,此四字為兩個內容,一是地點,是空間;一是歷史,是時間;前者寫江山風物,后者寫人物豪杰。上片詞人緊緊圍繞這兩點,時合時分。
此詞由江山而人物,由今日而歷史,由歷史至現實,結構上大開大闔,情緒上大起大落、豪放里潛孕著悲哀,清曠里深蘊著凝重,更兼之以詞人善用大布景、大空間、大時間、大字眼,跌宕起伏,確乎非婉約秀山麗水、九曲回腸者可同日而語。
起句憑空發落,“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說江水向東而去,本是尋常之事,自然之事,“江”冠以“大”,“東”綴以“去”,“大江東去”四字,遂將江水之浩蕩氣魄,一揮而出。此三句是江山人物合寫。以無垠之空間,借大江之浪淘,推出無限之時間,使千古英雄人物登上舞臺。而“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一句“故壘西邊”就將那浩蕩無垠的“大江”,定格在一個確定的經緯點上,也就是題目之“赤壁”;一個“故”字,又輕輕引示出題目的“懷古”。但蘇軾元豐五年所在黃州之赤壁,到底不是歷史之真赤壁,東坡自己也未必真相信此地為三國大敗曹軍之赤壁,以他人之酒杯,澆自己胸中之塊壘,姑且信之吧!一個“人道是”三字,就巧妙地將這個問題留給歷史學家去考索吧!“三國”二字,傳說陳無己見之,提出“不必道‘三國’”,而東坡也采納之,改為“當日”(參見《艇齋詩話》)。但今本還是多用“三國”二字。這是因為“三國”比“當日”來得自然、真實、氣勢響亮,時間也表現得更準確。一般來說,第一感、第一稿總是要更真實、自然一些。陳無己可以“閉門覓句”,作江西詩祖的一宗,卻無法成為東坡一類的大文豪,由此也可見之一斑。此句承“千古風流人物”而來,將題“赤壁懷古”點足,下句則回到起句“大江東去”的境界,回過頭描繪江山之壯偉:“亂石崩云,驚濤裂岸,卷起千堆雪”。先將你的視野引入高空,極寫亂石之高聳;再引領你傾聽那驚濤拍岸的巨響,炫目于腳下卷起的千萬堆浪雪!結句,詞人與起首一句呼應,江人合一,總括上片:“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以“一時多少豪杰”結束上片,同時也就開了下片“懷古”撫今的具體內容。是段落的結束又是下段落的開端,極妙!
下片具體寫“一時多少豪杰”的內容。將一幕幕歷史畫卷推上了銀幕、推上了舞臺。“遙想”兩字,統領直至“灰飛煙滅”,貫注而下,一氣呵成。對于周公瑾的描繪,詞人寫出了并列的一組意象,每個意象之間,都有著不同的審美風范:“小喬初嫁了”,寫公瑾而先寫小喬,有烘云托月之妙,并與下面“雄姿英發”的陽剛之美相反相成,陰柔與陽剛,女性之美與英雄偉業組合得完美無間。而“小喬”之韻事.又引人多少遐思,西方荷馬史詩中描寫了海倫引發的戰爭,小喬在赤壁之戰中,至少在《三國演義》等文學作品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所謂:“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這是第三個意象:“羽扇綸巾”寫服飾,“談笑間”,這是寫意態,寫儒將風度,“強虜”句寫英雄之偉業。這一形象,自從謝安之后,尤其是李白的一再推許之后,“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凈胡沙”就成為了士大夫所傾慕的儒將形象。
然而,無論是如畫的江山,還是名載千古的英雄偉業,都無法擺脫詞人此時此刻的灰暗心理。此時,蘇東坡乃是烏臺詩案后死里逃生“魂如湯火命如雞”的貶謫黃州的要犯。江山的雄偉,與古代的英雄,恰恰使自己感受到自己“奮厲有天下志”的雄心報負的破滅。所以,才會有“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和“人生如夢”的哀嘆。東坡元豐二年(1079)遭詩案,至此47歲,早已白發滿頭。有人曾婉惜東詞這首詞的“灰暗的尾巴”,其實,如果沒有這個“灰暗的尾巴”“大江東去”將不成為其“大江東去”,蘇東坡也將不成其蘇東坡!“與其相似而偽,無寧相異而真”。唯其如此,才是封建社會后期黑暗里的真實的蘇東坡,也因此才成其千古絕唱!
上一篇:辛棄疾《念奴嬌登建康賞心亭呈史致道留守》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