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水龍吟 楊花》
燕忙鶯懶芳殘,正堤上、柳花飄墜。輕飛亂舞,點畫青林,全無才思1。閑趁游絲,靜臨深院,日長門閉。傍珠簾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風扶起。 蘭帳玉人睡覺,怪春衣,雪沾瓊綴。繡床旋滿,香球無數(shù),才圓卻碎。時見蜂兒,仰粘輕粉,魚吞池水。望章臺路杳,金鞍游蕩,有盈盈淚2。
【釋】
1.“輕飛”三句:語本韓愈《晚春》:“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2.“望章臺”三句:章臺為漢代長安街名。柳與章臺的關系,較早見于南朝梁詩人費昶《和蕭記室春旦有所思》:“楊柳何時歸,裊裊復依依,已映章臺陌,復掃長門扉。”唐傳奇《柳氏傳》又有“章臺柳”故事。此處既狀寫柳花飄墜似淚水,又刻畫少婦望不見正在“章臺走馬”的游冶郎時的痛苦心情。
【譯】
燕兒忙忙,鶯兒懶懶,繁花芳殘。
柳堤上,楊花飄飄墜落,輕輕舒展,
曼舞婆娑,在綠色的林木中點畫渲染,
使人憶起韓愈“楊花榆莢無才思”的詩篇。
楊花她悠閑地趁著春日的游絲,
悄悄地進入了深深的庭院。
此時正是日長門閉,
依傍著珠簾四散。
緩緩地想飄入閨房,
卻又一如先前,被風兒扶起。
美麗的玉帳里少婦正在入睡,
楊花沾滿了少婦的春衣,
像飛雪一般地沾附,像瓊玉一般輕綴。
美麗的繡床上也很快就沾滿了無數(shù)的香球,
才圓了,很快又破碎。
少婦無法入睡,
不時有蜂兒,身上沾著花粉在飛,
池水里,有魚兒戲水歡會。
望望那夫婿游蕩的長滿柳樹的章臺路,
路杳杳,無消息,不禁涌出了熱淚。
【評】
此詞吟詠楊花,在當時也是傳誦一時的名篇佳句,故有東坡和之。東坡才大名高,將此篇壓倒。如王國維評析:“東坡《水龍吟》詠楊花,和韻而似原唱;章質夫詞,原唱而似和韻”(《人間詞話》卷上)。其實,東坡和詞固然高妙,質夫原詞亦是佳作。兩者皆可稱為絕唱。
此詞之特點,在于體物之細膩,又多用擬人手法,將楊花寫成一位柔弱多情的美女。如“傍珠簾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風扶起”,極具楊花本身形象之美,卻又若一位弱骨柔肌的妙女子形象。至“蘭帳玉人睡覺,怪春衣,雪沾瓊綴”,則是人與花若分若離,時而分為二,時而合為一,恍然如二,恍然如一。至“望章臺路杳,金鞍游蕩,有盈盈淚”,則花人已成一體矣!
上一篇:陸游《水龍吟春日游摩訶池》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朱淑真《江城子賞春》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