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江城子 賞春》
斜風細雨作春寒,對尊前,憶前歡。①曾把梨花,寂寞淚欄干。②芳草斷煙南浦路,和別淚,看青山。③ 昨宵結得夢因緣,水云間,悄無言。爭奈醒來、愁恨又依然。展轉衾裯空懊惱,天易見,見伊難。
【注釋】 ①斜風細雨:語本張志和《漁歌子》:“斜風細雨不須歸。” ②“曾把梨花”句:化用白居易《長恨歌》:“玉容寂寞淚欄干,梨花一枝春帶雨。” ③芳草句:江淹《別賦》:“春草碧色,春水綠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
【譯文】 在這欺人的風雨寒春,對著酒杯,不由憶起美好幸福的戀情往事。我曾手拿梨花,淚水漣漣粉面破痕,招惹了無限痛苦。尤其想起了那芳草萋萋,斷煙南浦的送別路上,依依惜別,傷心已極,盈盈淚眼,遙望青山,本想多看幾眼他的身影,但由于淚眼朦朧,怎能看得清呢?
昨夜難得夢中相見,重溫舊日云水之情。本來有許多別后的話要訴說,但見面后卻悄然不語。怎奈驀然醒來,愁恨依舊,反而更增加了自己的痛苦。于是在錦被之中,展轉反側,空添煩惱。看來這一生一世,要見天容易,要見他卻難了!
【總案】 朱淑真的戀情,大體可分三段:第一階段,是少女時期的歡戀;第二階段,是分離后的思戀;第三階段,是處于絕境的失戀。就詞而說,倘若《清平樂》、《生查子》是她戀愛初期的代表作,《眼兒媚》、《謁金門》、《蝶戀花》是她惜別、思戀時期的代表作,而《江城子》則應是她失戀絕望時期的代表作。這三個時期作品的情調是不同的,各時期都有各自的特征。一般說,初期之作,熱情而纏綿,末期之作,深沉而悲切。中期之作,則介于兩者之間,既有愁,又有盼;既反映當前別離之苦,又抱有重逢團圓的希望,時喜時悲,充滿著矛盾心理。行之筆墨,往往用清新婉麗之筆,蓄思含情地寫怨寫愁。這首《江城子》,題名“賞春”,實為“怨春”。她用深沉的筆調,概述了戀情始末,最后發出了絕望的心聲。全詞可分四段:第一段寫憶舊,第二段寫別離,第三段寫夢幻,第四段寫絕望。最后發出“天易見,見伊難”的哀鳴。朱淑真是先有情人而后由父母作主結婚的。由于婚配不當,她毅然決然地脫離了夫婦關系,返回母家。從而更加重了對過去情人的愛戀。她從少女時期的初戀,分別后的思戀,直到晚期的失戀,是始終如一的。她的愛情是純潔的,并不因為她被迫結婚,曾過了一段夫婦生活而有所減損。她的不幸是由封建制度造成的。某些古人說她有“桑濮之行”,甚至誣之為“泆女”,是不公正的。我們應該正確分析她的愛情和婚姻問題,應該對她的悲慘一生作出公允的評價。
上一篇:章楶《水龍吟楊花》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歐陽炯《江城子》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