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詩詞鑒賞《仙宮房內對聯》
幽微靈秀地,
無可奈何天。
這首對聯在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釵”之中。寶玉在警幻仙姑帶引之下游太虛幻境,看罷“薄命司”金陵十二釵封冊之后,又隨警幻來至后宮房內,房內壁上掛著這副對聯。
“幽微靈秀地”,意思是這里人跡罕至,飛塵不到,境界十分美好。“無可奈何天”,意思是這里光景奇絕,令人不知如何是好;這里借湯顯祖《牡丹亭·驚夢》中:“良辰美景奈何天”之意。“天”與“地”互文,皆指這個所在。
這仙宮到底如何奇絕美好?室外所見:“珠簾繡幕,畫棟雕檐,……仙花馥郁,異草芬芳”;室內所見:“瑤琴、寶鼎、古畫、新詩,無所不有”。寶玉進屋后,聞的是諸名山勝境初生異卉之精,合各種寶林珠樹之油所制的,散發一縷幽幽的“群芳髓”香;飲的是產于放春山遣香洞的,又以仙花靈葉上所帶之宿露烹了的,名曰“千紅一窟”的仙茶;吃的是以百花之蕊,萬木之汁,加以麟髓、鳳乳釀成的,名為“萬艷同杯”的酒;聽的是銷魂醉魄的“紅樓夢”十二支曲子。
為何要引寶玉至此地,警幻說,寶玉看了金陵十二釵冊子,“尚未覺悟。故引彼再至此處,令其再歷飲饌聲色之幻,或冀將來一悟,亦未可知也”。換句話說,就是作者讓其書中主人公寶玉進太虛幻境,遍歷飲饌聲色,再經警幻仙姑的點撥,從而大徹大悟,“跳出迷人圈子”,悟到人生的虛幻,決然“懸崖撒手”。
再者,仙宮是“靈秀地”“奈何天”這樣的奇絕美好之處,是太虛幻境的一部分。作者著力刻畫此處,是體現了他所向往的理想王國。在這太虛幻境中有“朱欄白石,綠樹清溪,人跡希逢,飛塵不到”,令寶玉想“在這里過一生”的美境;有令寶玉驚嘆不已的玉液瓊漿,天香仙茶;更有那“荷袂蹁躚,羽衣飄舞,姣若春花,媚如秋月”,令寶玉望而覺得“自形污穢”的仙子。尤其是警幻仙姑,更是“羨彼之良質兮,冰清玉潤;慕彼之華服兮,閃灼文章。愛彼之貌容兮,香培玉琢;美彼之態度兮,鳳翥龍翔。”所以在曹雪芹看來,如果人世間的蕓蕓眾生,尤其是世間那些清爽爽的女子,能象“太虛幻境”的仙子們那樣生活,該是多么逍遙自在啊!這太虛幻境是“幽微靈秀地,無可奈何天”,它在“離恨天”之上,在“放春山遣香洞”之中,這仙境是他一生夢寐以求的理想所在。
為了實現這一理想,他第在二十三回“大觀園”中的蘅蕪苑、瀟湘館、綴錦樓、秋爽齋、蓼風軒、稻香村、怡紅院等重現了“太虛幻境”,而且把“太虛幻境”的仙子們請到這里來了,那就是黛玉、寶釵、迎春、探春、惜春、湘云、妙玉……此時寶玉在這人間天堂中有“自進花園以來,心滿意足,再無別項可生貪求之心”的怡然自得,不正體現了作者對理想王國的贊美之情嗎?正因如此,所以書中寫寶玉夢游“太虛幻境”時,首先看到的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對聯,以此來暗示這仙境正是作者所熱烈追求的理想王國。它不在天上,而應在人間;它不應是虛幻的,而應是實實在在的,從而又以另一個側面表達了對黑暗的現實社會的否定。
上一篇:《五美吟(其四)》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吟句》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