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兩宋詞·黃庭堅·阮郎歸》黃庭堅
黃庭堅
效福唐獨木橋體,作茶詞①
烹茶留客駐金鞍。月斜窗外山。別郎容易見郎難②。有人思遠山。歸去后,憶前歡。畫屏金博山③。一杯春露莫留殘。與郎扶玉山④。
注釋 ①小序:“福唐獨木橋體“是詞的一種體式,分全部韻腳押同一個字和部分韻腳押同一個字兩式,這首詞是用后一式。②“別郎”句:李商隱《無題》:“別時容易見時難,東風無力百花殘。”③金博山:此句暗用樂府詩《楊叛兒》:“歡作沉水香,儂作博山爐。”金博山,銅鑄的博山香爐。④玉山:喻人品德儀容優美。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將崩。”
鑒賞 王士禛《花草蒙拾》云:“黃集詠茶詩最多,最工。”黃庭堅的詩詞中,的確有許多專門詠茶、品茶或者涉及茶的作品,這首詞就是黃庭堅十首詠茶詞之一。與其他茶詞不同的是,這首詞是借茶為線索來敘述一段愛情故事,情是詞的主要內容,茶只是陪襯和寄托。
“烹茶”一句,開篇即引入“茶”這一線索。“烹茶留客”的主語是本詞的女主人公,“駐金鞍”則點明男主人公此時正在征途,為下文的離別埋下伏筆。“月斜窗外山”一句含蓄委婉,描寫的意境樸素而優美,象征著男女主人公的情投意合和纏綿恩愛。這兩句寫主人公們的相遇和相戀,用語非常簡潔含蓄,但接下來又立刻敘述兩人的分別。“別郎”一句巧妙地化用李商隱的《無題》詩,連含義都基本相似,表現的是一種分別時難舍而又迷惘的情緒。整首詞都是站在女主人公的角度來敘述,這里也是以女子的口吻來抒發那種難舍難分的感情,表現了她對男主人公的癡情。詞中對男主人公的稱謂有從“客”到“郎”的自然轉換,體現出作者蘊無窮深意于只言片語的煉字功力。“有人思遠山”的“有人”是女主人公自指,隨著男主人公的漸行漸遠,遠山遮擋了她的視線,她無法再望見男主人公的背影,只能遙遙地思念。這一句詞顯然是化用自前人作品中的意象,比如歐陽修《踏莎行》(候館梅殘)的“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然而本詞更加精練(當然,局部感染力也不免有所下降)。整個上闋出現兩次山,第一次是“窗外山”,第二次是“遠山”,所指相同而感情相異:第一次寫“山”正是兩人相遇相愛之時,第二次寫“山”則已是送郎遠去。這片在她眼前揮之不去的山巒,仿佛是這段愛情的見證者,也是心上人的象征。
下闋寫別后的相思和回憶。“前歡”二字呼應前文,點明愛情之歡欣甜蜜,也襯托出下闋相思之深切悲哀,一個“憶”字又引領下文。“金博山”這一意象,是暗用樂府詩《楊叛兒》“歡作沉水香,儂作博山爐”二句的含義,實際上它是男主人公的象征和女主人公別后思念的寄托,同時它還營造出一種香氣氤氳繚繞的纏綿氛圍。結尾兩句再次回到“茶”上來,“一杯春露莫留殘”是女主人公敬茶時的殷勤語,末句“玉山”一詞則寫男主人公飲酒后的醉態。這整句詞向我們描寫了兩人飲酒盡歡,女主人公敬茶解酒的恩愛場景,這也是所追憶“前歡”的內容。下闋依然出現兩次“山”,實際上都是暗指男主人公,體現了女子綿密和纖弱的思緒。下闋“春露”二字是表現茶的色澤和香味,但其實這濃濃的茶香不就是兩人曾經濃濃歡情的象征嗎?
整首詞結構嚴整,表達精密、精練,上闋重寫本事,下闋重寫回憶,又能互相呼應。作者在極短的篇幅內,幾乎完整地敘述了男女主人公相遇、相戀、離別和相思的過程,中間還貫穿“茶”“山”兩個線索,手法極其高明,頗有樂府敘事詩的風味。全詞又能切合獨木橋體的特征,以一“山”字作為韻腳,同時也作為線索,貫穿始終。獨木橋體式的嚴格限定,可以說是讓詞人“帶著鐐銬跳舞”,但黃庭堅這一曲舞蹈,卻跳得著實曼妙。(姚蘇杰)
溪山樓觀圖 【宋】 燕文貴
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鏈接 博山爐。古代一種雕刻有重疊山形的珍貴香爐,流行于漢、晉時期,又名香薰、薰爐,是古代焚香用的器具。博山爐多用青銅鑄造,與“豆”(也是一種青銅器)形狀較相似。蓋高而尖,鏤空出山形,山形重疊回環,其間雕有飛禽走獸,象征傳說中的海上仙山勝境。制作精良的博山爐會遍體飾云氣花紋,外表施以鎏金或錯金、銀,極具藝術價值。當爐內焚香時,煙氣從鏤空的山形中散出,煙霧繚繞,如在仙境。博山香爐還可以用來熏衣、熏被以除臭、避穢,是西漢時常見的生活用具。
上一篇:《兩宋詞·晏幾道·阮郎歸》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兩宋詞·米友仁·阮郎歸》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