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江神子 密州出獵》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②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③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④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⑤
【注釋】 ①密州:今山東諸城。②黃:指黃狗,蒼:指蒼鷹。《史記·李斯列傳》有“牽黃犬,臂蒼鷹”語。③報:報謝,報答。孫郎:指孫權。據《三國志·吳書·吳主傳》孫權建安二十三年曾“親乘馬射虎於庱亭,馬為虎所傷,權投以雙戟,虎卻廢”。④節:符節。云中:郡名。馮唐:西漢人。西漢魏尚為云中郡太守,守邊有功,因上報戰果數字有差誤,被削爵追究。郎中署長馮唐認為不應如此對待武臣,他向文帝進諫,文帝悅,當天“令唐持節赦魏尚,復以為云中守,而拜唐為車騎都尉。”作者這里以魏尚自喻,希望得到朝廷信任。⑤天狼:星名,主侵略。《楚辭·九歌·東君》有“舉長矢分射天狼”之句。這里以天狼喻指西北邊境的遼和西夏。
【譯文】 讓我老頭子聊且進發起少年的豪興疏狂,左手牽黃狗,右擎獵鷹色蒼蒼。隨從們頭戴錦蒙帽,身著貂鼠裘,眾多的騎士飛騰在岡巒上。為了酬謝全城父老追隨我郊外打獵演武的雅興,我要親自射獵猛虎,學習當年孫權的榜樣。酒意正濃,心高膽壯,鬢發微白又有何妨!何時承受朝廷信賴,如象漢文帝派遣馮唐寬赦魏尚?我定要力挽雕弓射天狼,為加強西北邊防貢獻力量。
【集評】 宋·蘇軾:“近卻頗作小詞,雖無柳七郎風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數日前獵于郊外,所獲頗多,作得一闋,令東州壯士抵掌頓足而歌之,吹笛擊鼓以為節,頗壯觀也。”(《蘇軾文集·與鮮于子駿書》)
現代·胡云翼:“寫打獵氣概豪邁,場面熱鬧,有聲有色,使人有身歷其境的感覺。”(《宋詞選》)
【總案】 熙寧八年(1075)十月任密州知州的蘇軾與同官會獵于鐵溝,作此抒懷。開篇勾勒射獵武夫形象,繼之以千騎如飛、圍觀似堵進行烘托。以下自比孫權射虎,濃墨摹寫習武興致,壯懷激烈,豪氣干云。馮唐典實的運用轉出正意,煞拍一筆點睛。走馬挽弓、志氣軒昂的志士形象卓然矗立,宣發出望人有志防邊御敵的雄偉襟袍。全詞敘事抒懷,一貫而下,格調粗獷豪邁,自成一家,足為南宋愛國詞先導。
上一篇:劉辰翁《江城子西湖感懷》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蘇軾《江神子》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