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調·水仙子》原文與翻譯、賞析
薛論道
賣狗懸羊
從來濁婦慣撇清①,又愛吃魚又道腥,說來心口全不應。貌衣冠,行市井②,且只圖屋閏身榮③。張布被誠何意④,飯脫粟豈本情,盡都是釣譽沽名。
【注釋】 ①撇清: 假裝正經。②市井: 指城市無賴流氓。③屋閏:“閏” 當為 “潤”之誤。屋潤,意即使居室華麗生輝。《禮記·大學》有“富潤屋,德潤身”語。④布被: 漢丞相公孫弘蓋布被,別人說他虛偽,自己也說想以此釣名。下句 “飯脫粟”也是公孫弘故事,意即不吃精米,只吃脫了一次殼的糙米。
【曲大意】 從來是作風不正的女人假裝正經,又愛吃魚又說魚腥,說的話從來心口不一。穿得像正人君子,干的是無賴行徑。而且追求的只是家室富足,聲名光榮。蓋布被裝樸素別有用意,吃粗米哪里是生活艱苦的實情,全都是為了釣譽沽名。
【賞析】 “賣狗懸羊”,即俗語“掛羊頭賣狗肉”。從題目就可以看出作者用意: 深刻揭露士大夫男盜女娼的虛偽面目。
“從來濁婦慣撇清,又愛吃魚又道腥”,一語點破人情虛偽奸詐。行為不端的女人偏偏標榜清白,愛吃魚又假惺惺地說魚腥味太重。婦人 “撇清” 是為掩蓋自己的 “濁”,說 “魚腥” 是打出不愛吃魚的幌子以掩人耳目。最后自然得出 “心口全不應” 的結論。
開頭兩句是為下文作比,并以此及彼,所以接著寫到士大夫之流。這些人是 “貌衣冠,行市井”,亦即衣冠禽獸之義。看他們的穿戴像正人君子,道貌岸然,看其行為卻是市井無賴,狗彘不如。這六字總括了當時士大夫的虛偽丑惡。他們為什么如此無恥呢?一個目的——“且只圖屋閏身榮”,完全為了高官厚祿。
“貌衣冠,行市井”是概括而論,“張布被誠何意,飯脫粟豈本情”則道出了這些人的具體做法,進一步揭露其丑態。本來有的是錦被,卻故意蓋布被,本來吃的是精米,卻故意弄些粗米下鍋,裝出點樸素,顯示些寒酸,都是為了造成一個清廉的假象,贏得一個好名聲。“盡都是釣譽沽名”,結句畫龍點晴,一語破的。
這首散曲對偽君子進行了無情的揭露,把他們自以為得計的掩人耳目的鬼把戲都抖了老底,赤裸裸地拿到光天化日之下示眾。“濁婦”偏要“撇清”,“愛吃魚”的偏說“魚腥”,衣冠楚楚的正人君子干的卻是齷齪勾當,綢被緞褥不用偏蓋布被,有精米不吃偏吃糙米,作者把這些反常悖理的現象擺出來,使不可調和的矛盾放在一起,就把士大夫的偽裝脫盡,立刻還他們丑惡的本來面目,諷刺意味十分強烈。
此曲共分三節,每節三句。每節都是前兩句寫出具體矛盾、反常現象,后一句作出結論,點出實質。第一節以濁婦為例,用世人公認的一些現象,先舉出了一個概莫能外的前提。爾后,第二節再寫士大夫之流的虛偽。第三節再進而用歷史典故揭穿他們騙人的伎倆。寫得既層層深入,又富于變化。
上一篇:《卜算子》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雙調·沉醉東風》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