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江城子 西湖感懷》
涌金門外上船場,湖山堂,眾賢堂。①到幾凄涼,城角夜吹霜。誰識兩峰相對語,天慘慘、水茫茫。② 月移疏影傍人墻,怕昏黃,又昏黃。③舊日朱門,四圣暗飄香。④驛使不來春又老,南共北,斷人腸。⑤
【注釋】 ①涌金門:杭州正西城門。船場:疑即船塢。西湖泊船場所。湖山堂:南宋時(shí)西湖名勝,度宗咸淳三年(1267)洪燾創(chuàng)建。眾賢堂:即三賢堂。施諤《淳佑臨安志》:“三賢堂,舊在孤山竹閣,有白文公(居易)、林和靖、蘇文忠公(軾)三像。” ②兩峰:指南高峰和北高峰。兩峰在西湖旁,相去十里許,高出云表,時(shí)露雙尖,遙遙相對。雙峰插云,為西湖十景之一。“天慘慘”二句:化用《敕勒歌》:“天蒼蒼,野茫茫,風(fēng)吹草低見牛羊。” ③疏影:物影稀疏,特指梅影。宋林逋《山園小梅》:“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④四圣:指四圣觀。宋周淙《乾道臨安志》:“四圣延祥觀,在孤山,紹興十六年建,二十年賜今額。”暗飄香:用林逋詩意,見前注③。⑤“驛使”句:南朝陸凱從江南寄給長安的好友范曄一枝梅花,并贈詩曰:“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事見《荊州記》。老:暮。
【譯文】 我來到了涌金城門外的船場,放目眺望湖山堂和眾賢堂。究竟有幾多凄涼?寒霜滿地的月夜里,城頭的號角嗚咽吹響。誰能理解,兩峰相對,情深語長。天空昏慘慘,水面霧茫茫。明月移轉(zhuǎn),稀疏的梅影依傍著人墻。害怕黃昏來臨,天色又偏偏再度昏黃。昔日的朱門祠觀,前賢們的業(yè)績留芳。驛使不來,老卻春光。想起那南北雙方,不由人痛斷心腸!
【總案】 杭州是南宋的都城,西湖又是杭州聲名最著的風(fēng)景區(qū)。宋末亡國詞人有大量的懷戀昔日西湖美景,哀嘆如今蕭條零落的詞作,張炎的《高陽臺·西湖春感》便名盛一時(shí)。這首詞題為“西湖感懷”,就是在抒寫銘心刻骨的亡國之痛。放眼四望,山河依舊,風(fēng)景不殊;回想今日,滄海桑田,人事已非。周圍一切景物都打上了詞人強(qiáng)烈的主觀感情烙卯,籠罩在濃厚的悲劇氣氛之中。作品巧妙地運(yùn)用典故,化用前人詩句和詩意,語意暢達(dá),內(nèi)涵豐富。
上一篇:葛長庚《水調(diào)歌頭》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diǎn)
下一篇:蘇軾《江神子密州出獵》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di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