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小重山》
昨夜寒蛩不住鳴1。驚回千里夢,已三更。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知音少,弦斷有誰聽5?
【釋】
1.蛩(音qiong):蟋蟀。
2.月朧明:月光微明。元稹《嘉陵驛》 詩 “野花撩亂月朧明。”
3.舊山:指故鄉。當時作者的故鄉河南被金兵所占領,不能回歸,故下文說“阻歸程”。
4. 瑤琴: 琴的美稱。
5.“知音”二句:用鐘子期為伯牙知音典故,慨嘆自己的壯懷無人理解。《呂氏春秋·本味》載:春秋時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從琴音里能聽得出他心里所想的是高山,還是流水。后鐘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
【譯】
昨夜的蟋蟀
不斷地唱鳴,
驚醒了——
我那馳騁千里的
夢境,
時候正是三更,
披衣而起,獨自
繞著石階而行。
四周靜悄悄,
只有窗外的月光
慘淡微明。
我的一生
都獻給了
事業功名。
家鄉的松竹
已老了,
我卻難以實現
走向故鄉的路程。
我想把我的心事
寄托在琴聲,
然而,知音少,
即使弦斷,又有
誰聽?
【評】
岳飛之《滿江紅》“怒發沖冠”,為婦孺皆知的傳世名作,其慷慨激昂,“氣欲凌云,聲可裂石”(唐圭璋語)。這首《小重山》則在豪放慷慨中,又頗增幾多深沉、幾分凝重,“展示出一代英雄的悲劇命運與被壓抑的心態”(王兆鵬語)。如清人王奕清所感受:“夢想舊山,悲涼悱惻之至”(《歷代詩余卷》《詞話》)。
上一篇:閻選《定風波》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汪藻《小重山》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