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
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里夢,已三更。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明。白首為功名。舊山松竹老,阻歸程。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岳飛是南宋初年著名的抗金四大名將之一。他一生堅持抗金北伐,反對妥協投降。紹興八年,和約訂立后,朝廷欣喜異常,大赦天下,論功行賞,提升岳飛開府儀同三司。岳飛拒絕接受,并再次上書論和議之非。由于岳飛與宋高宗、秦檜一伙妥協投降派存在著很大的矛盾,因此他在受朝廷利用的同時也常遭到忌恨和排斥,憂患感、孤獨感和失落感時常縈繞在心頭。這首《小重山》詞就是在這樣的心境中寫成的。
上片追寫自己“昨夜”不得成寐的情形。“千里夢”,可以理解為作者在夢中征戰四方,馳聘千里,也可以理解為作者在夢中越過千山萬水,回到千里以外的老家——相州湯陰(今河南湯陰)。或者說,夢中兼有這兩方面的內容。“人悄悄”兩句,借景傳情,十分強烈地渲染出詞人的孤獨感和悲涼感。
下片直接抒發“知音少”的悲愴情懷。換頭“白首為功名”,明確表露自己為了建收復失土之功,垂“精忠報國”之名,不惜出生入死。“功名”一詞,今人常把它與“追名逐利”聯系起來,成了個貶義詞,而在古人眼里,“為功名”正是儒家積極用世的進取精神之體現。“舊山松竹老,阻歸程”,深深地慨嘆收復中原的宏志大愿至今仍為泡影,朝思暮想的故鄉也欲歸不得。“松竹”經冬不凋,生命力極強,岳飛卻說家鄉的松竹已經衰老,這就從側面表現詞人對故鄉的苦苦思念和在南方度日如年的焦灼心情。以下三句一意貫注,化用伯牙和鐘子期的典故,淋漓盡致地傾吐了自己不被當路者理解、信用的恚怨心聲。
上一篇:李清照《小重山》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
下一篇:章良能《小重山》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