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更漏子》
玉爐香1,紅蠟淚,偏照畫堂秋思。眉翠薄,鬢云殘,夜長衾枕寒。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釋】
1.玉爐:指香爐, 玉者言其精美。畫堂秋思:指畫堂秋思之人。
【譯】
玉爐香煙飄渺,
紅蠟燭淚水掉,
偏將那畫堂秋思妙女照。
你看她:
鬢發殘亂、眉黛兒薄,
夜兒靜悄悄、
衾枕寒峭。
三更的雨兒,
滴在梧桐葉梢。
全不顧
離別人的苦惱。
一葉葉,一聲聲,
滴在空落的臺階上,
一直到拂曉。
【評】
飛卿詞以綺靡華艷為盛,然此詞卻由上片的濃麗與下片的疏淡構成。其中下片的疏淡為論家所稱道。如清人謝章鋌所評析:“語彌淡,情彌苦,非奇麗為佳者矣。”(《賭棋山莊詞話》)清人譚獻評析:“(下闋)似直下語,正從‘夜長’道出,亦書家‘無垂不縮’之法?!?《譚評詞辨》卷一)
外物梧桐夜雨,內蘊離情正苦,二者合一,則為下片境界:若無離情,則何人聽此梧桐夜雨?若無夜雨梧桐,則何以見得離情之苦?
此種雨打梧桐之境界,開啟后人多少愁思。宋人“枕邊淚共階前雨,隔個窗兒滴到明”,李清照:“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遂使梧桐這種植物平添雨意愁思,直可稱為梧桐夜雨文化了。
上一篇:蘇軾《昭君怨送別》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毛文錫《更漏子》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