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袁中道1
存亡徂遷2,倏忽易歲3。惟夜夜入夢,有若平生耳4。海內第一知己既去5,復何心世緣6! 玉泉清溪7,山水幽絕,將有終焉之志8。
歸期都未可定,想已入社矣9。酌寬嚴之中以處家10,酌豐儉之中以理財,寡欲修身,修名避世,是所望也。
1袁中道(1570-1623):字小修,明代文學家,與其兄宗道、宏道合稱“三袁”。有《珂雪齋集》。2“存亡”二句:言兄袁宏道已亡故一年。袁宏道于萬歷庚戌年(1610)病逝,年僅四十二歲。徂(cu):消逝。遷:變易。3倏:忽然;轉眼間。4平生:平素,往常 5海內第一知己:指二哥袁宏道。6世緣:俗緣,塵緣。7玉泉:玉泉山,湖北省當陽縣名勝地。8終焉之志:隱逸山水,終了一生的念頭。9社:指詩社,文社。當時文人有人社的習俗。10酌:斟酌。處家:處理家事。
【析點】 中道自幼喪母,與長其兩歲的二哥袁宏道“少同塾,長同?!断鄳z愛”(袁中道《吏部驗封司郎中中郎先生行狀》)。后宏道宦游南北,二人亦形影不離,感情至深至篤。宏道去世時,中道痛不欲生,吐血昏厥,在日記中自言“痛哉! 痛哉! 一朝遂失仁兄。天地崩裂,以同死為樂,不愿在人世也”(《游居柿錄》)。于是一度隱居湖北玉泉山,看山聽泉,讀書參禪,以求忘掉失去“海內第一知己”的悲傷。但直至給侄兒寫這封信時,二哥的音容笑貌,仍“夜夜入夢”、“有若平生”。醒來卻“立雪無影,惆悵何言”(《寄祈年》),更覺萬念俱灰。索性欲隱逸山水,終了一生?!皻w期都未可定”,透著滿腔的無奈與蒼涼。但中道在強自掙扎,念念不忘關心侄兒的成長,不忘從“處家”、“理財”、“修身”、“修名”四方面對侄兒一一加以叮囑。殷殷親情溢于字里行間,感染力極強。
這封短簡,簡明洗煉,語短情長。讀之若聞嗚咽之聲,令人悄然動容;讀之若聆聽長者垂詢,語重心長,感人肺腑。宏道生前曾評價其弟的詩“大概情至之語,自能感人”(袁宏道《敘小修詩》),其實此小簡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上一篇:《家無長物》原文|翻譯|賞析
下一篇:《寒亭記》原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