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民歌·劍南臣》原文與賞析
不分君恩斷,觀妝視鏡中。容華尚春日,嬌愛已秋風(fēng)。枕席臨窗曉,屏帷對月空。年年后庭樹,芳悴在深宮。
《劍南臣》,為樂府曲名,郭茂倩《樂府詩集》收歸《代近曲辭》中。本篇寫一女子被丈夫遺棄后的孤獨愁苦。
寫婦女悲苦的棄婦詩,在中國古代詩歌中屢見不鮮。女子被遺棄的原因,或因丈夫家庭經(jīng)濟地位發(fā)生變化,便喜新厭舊遺棄妻子;或因女子年老色衰而遭丈夫遺棄。如《詩·邶風(fēng)·谷風(fēng)》的主人公,是一個勞動婦女,她和丈夫起初家境很窮,后來稍微富裕,其丈夫另娶了一個妻子而把她趕走。又如《詩·衛(wèi)風(fēng)·氓》中的主人公也是個勞動婦女,她們由戀愛而結(jié)婚,過了幾年窮苦日子,以后家境逐漸寬裕,到她年老色衰時,竟被丈夫遺棄。本篇中女子被遺棄的原因并未直說,或許由于丈夫的政治地位或經(jīng)濟地位發(fā)生變化,便喜新厭舊,將她遺棄。
“不分君恩斷,觀妝視鏡中。”她們原是一對情投意合的恩愛夫妻,所以一旦丈夫割斷恩愛便深感意外。“不分”(不料)二字便描寫出這種心境。這突如其來的遺棄,使她的心靈受到嚴(yán)重打擊與挫傷,她晝不思飲食,夜不能安寐,整日陷于愁思悲傷的苦海之中。她擔(dān)心自己會因此而容顏全非。因此,對著梳妝臺上的圓鏡照視自己的容顏。這就細(xì)致地描寫出她的心理狀態(tài)。
“容華尚春日,嬌愛已秋風(fēng)。”容華,容顏。嬌愛,嬌寵。畢竟因為她尚年青,容顏正如春花怒放,光彩嬌艷,正如春光明媚秀美,但丈夫?qū)λ羧盏亩鲪郏缃駞s如秋風(fēng)凄厲,嚴(yán)霜覆蓋,草木萎黃。她被遺棄的原因并非因為女子年老色衰。那么原因又何在呢?或許因為丈夫家的政治地位或經(jīng)濟地位發(fā)生了變化,而見異思遷,負(fù)心地割斷昔日夫妻的恩愛。以“春日”比喻女子姿色之嬌艷;以“秋風(fēng)”比喻丈夫?qū)ζ拮拥睦淇釤o情與恩愛之衰竭。其比喻生動絕妙。
“枕席臨窗曉,屏帷對月空。”“屏帷”,屏風(fēng)與簾帷,在夫妻恩愛被丈夫割斷、遭到遺棄以后,其愁苦悲傷無時無刻不在折磨著她,以致使她長夜以至拂曉不得安寐,一個人在屏帷中,孤獨地面對著月亮呆思。此二句,描寫出閨房屏帷間空曠、沉寂、冷清的境界,描寫出女子的愁思悲傷、孤苦伶仃、百無聊賴的精神狀態(tài)。寫景即抒情,情景交融。
“年年后庭樹,芳悴在深宮。”芳,花也。悴,衰弱,疲萎。她在悲苦中,將自己比作后庭中的花木,年年枯槁在深宮之中,無人理睬關(guān)照。再次用比喻以描寫棄婦的悲慘處境。
從本篇首句所用“君”字,可見出作者是以女主人公自述的筆法描述其悲慘遭遇,從而增加了詩的真實感與感染力。
上一篇:《先秦民歌·出其東門》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明代民歌·劈破玉歌·怨》原文與賞析